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属性:S>C

B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AgNO3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没有水解

C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止

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存在转化关系,则乙可能是( )

A.Al(OH)3 B.H2SiO3 C.FeCl2 D.CH3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2+与C原子的电子数相差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C

A

B

……

D

A.A和D组成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且水溶液呈酸性

B.与A同周期且与C同主族的E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常作催化剂

C.离子半径:C>A>B

D.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冶金工业的一种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图所示),发生如下反应:3X(g)+Y(g)2Z(g)△H<0,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恒容容器甲

恒压容器乙

Y的物质的量/mol

n1

n2

Z的体积分数

φ1

φ2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大

B.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大

C.n2>n1

D.φ2>φ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 ,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

(2)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产中碱式硫酸铁溶液蒸发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的原因是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 。(填写字母)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 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1)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0 kJ·mol-1。

①恒温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b.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2n mol H—H键

c.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f.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2)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0

1

2

3

4

N2

1.50

n1

1.20

n3

1.00

H2

4.50

4.20

3.60

n4

3.00

NH3

0

0.20

n2

1.00

1.0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2 h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

②0~1 h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h-1。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 mol,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Ⅱ.(1)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由二氧化碳合成二甲醚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0。二甲醚气体的燃烧热为1 455 kJ·mol-1,工业上用合成气(CO、H2)直接或间接合成二甲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甲醚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

B.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不会产生污染物

C.二甲醚是非极性分子 D.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g) ΔH=-1 455 kJ·mol-1

(2)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正极为________(填“A电极”或“B电极”),H+移动方向为:由 (填A或B),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铁及其化合物有丰富多彩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 FeCl3溶液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S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充分加热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至完全分解。

①装置A中需持续通入N2,其目的是

②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小组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为:装置A中残留有红棕色固体,装置B中固体变蓝,C中溶液褪色,请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装置D中干燥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

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了不同温度时FeSO4.xH2O分解的质量变化情况,得到下

图关系:

实验结束后后,装置B质量增加12. 6g,结合上图数据,确定FeSO4·xH2O中的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