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的串联电解装置图
(1)写出A、B、C、D各电极上的电极方程式。
A ;
B ;
C ’
D 。
(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为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①中试剂 | ①中现象 | 解释 |
A | Ba(NO3)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SO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
B | 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
D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引起的是( )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B.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
C.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1 B.2 mol·L-1C.3 mol·L-1 D.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 K+ | Na+ | N | S | N | Cl- |
浓度/mol·L-1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C(s)+O2(g)CO(g) ΔH=-110.5 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
N2(g)+O2(g)2NO(g) ΔH>0
若1 mol空气含0.8 mol N2和0.2 mol O2,1 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PH3>H2S>HCl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非金属性:F>O>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
B |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
C |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NH3沸点低于PH3 |
D |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