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制取NaClO2晶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生成的ClO2气体经装置C进入装置D,发生反应: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得NaClO2溶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晶体NaClO2•3H2O,要注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控制温度,装置AE是吸收多余气体防止污染,
(1)本实验产生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①就是用碱吸收反应产生的ClO2等尾气,干燥管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③为安全瓶,防止装置②中气体温度降低而产生倒吸,装置⑤中干燥管也是防止吸收气体过程中防倒吸;
(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利用二氧化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
(3)Ⅰ..因为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
Ⅱ.依据实验步骤选择所需仪器;
实验Ⅱ:
②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碘单质选择淀粉做指示剂,反应终点为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无变化;
(4)ClO2-+4I-+4H+═2H2O+2I2+Cl-,I2+2S2O32-═2I-+S4O62-,结合反应定量关系得到NaClO2~2I2~4S2O32-,计算得到.
解答 解:(1)本实验产生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①就是用碱吸收反应产生的ClO2等尾气,干燥管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③为安全瓶,防止装置②中气体温度降低而产生倒吸,装置⑤中干燥管也是防止吸收气体过程中防倒吸,装置②中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和⑤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倒吸、吸收尾气;
(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利用二氧化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故答案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3)Ⅰ.因为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故操作为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
故答案为:低于60℃干燥;
Ⅱ.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故操作为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玻璃棒,可用于上述操作步骤的是BCE,
故答案为:BCE;
实验Ⅱ、②有碘单质生成和消耗,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4)令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x,则:
NaClO2~2I2~4S2O32-
90.5g 4mol
axg b mol•L-1×V×10-3L×$\frac{100}{25}$,
所以90.5g:axg=4mol:b mol•L-1×V×10-3L×$\frac{100}{25}$,
解得x=$\frac{9.05cV}{a}%$,
故答案为:$\frac{9.05cV}{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对信息的利用、对装置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理解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中利用关系式进行的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 |
B. | 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其溶液一定呈酸性 | |
C. | 六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 | |
D. |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E>C>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容器 | 起始物质的量 | |
NO | CO | |
Ⅰ | 1mol | 3mol |
Ⅱ | 6mol | 2mol |
A. | 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L/mol | |
B. | 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 | |
C. | 若将容器I的容积改为1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mol/L | |
D. | 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大于16.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A. | 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B)=0.015mol/(L•s) | |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则反应的△H>0 | |
C.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 |
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和1.0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苯和浓溴水用铁做催化剂制溴苯 | |
B.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 |
C. | 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 |
D. |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