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②中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和⑤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吸收尾气.
(2)装置②中产生ClO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Ⅰ.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Ⅱ.下列仪器中可用于上述操作步骤的是BCE(填标号).
A.容量瓶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a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蒸馏水至100mL.
(已知:ClO2-+4I-+4H+═2H2O+2I2+Cl-);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4)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05cV}{a}%$(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制取NaClO2晶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生成的ClO2气体经装置C进入装置D,发生反应: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得NaClO2溶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晶体NaClO2•3H2O,要注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控制温度,装置AE是吸收多余气体防止污染,
(1)本实验产生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①就是用碱吸收反应产生的ClO2等尾气,干燥管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③为安全瓶,防止装置②中气体温度降低而产生倒吸,装置⑤中干燥管也是防止吸收气体过程中防倒吸;
(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利用二氧化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
(3)Ⅰ..因为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
Ⅱ.依据实验步骤选择所需仪器;
实验Ⅱ:
②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碘单质选择淀粉做指示剂,反应终点为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无变化;
(4)ClO2-+4I-+4H+═2H2O+2I2+Cl-,I2+2S2O32-═2I-+S4O62-,结合反应定量关系得到NaClO2~2I2~4S2O32-,计算得到.

解答 解:(1)本实验产生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①就是用碱吸收反应产生的ClO2等尾气,干燥管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③为安全瓶,防止装置②中气体温度降低而产生倒吸,装置⑤中干燥管也是防止吸收气体过程中防倒吸,装置②中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和⑤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倒吸、吸收尾气;
(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利用二氧化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故答案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3)Ⅰ.因为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故操作为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
故答案为:低于60℃干燥;
Ⅱ.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故操作为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玻璃棒,可用于上述操作步骤的是BCE,
故答案为:BCE;
实验Ⅱ、②有碘单质生成和消耗,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4)令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x,则:
NaClO2~2I2~4S2O32-
90.5g                 4mol
axg            b mol•L-1×V×10-3L×$\frac{100}{25}$,
所以90.5g:axg=4mol:b mol•L-1×V×10-3L×$\frac{100}{25}$,
解得x=$\frac{9.05cV}{a}%$,
故答案为:$\frac{9.05cV}{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对信息的利用、对装置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理解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中利用关系式进行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材料是人类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如图所示的是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编钟,它是一套庞大的青铜乐器.铸造该器物的主要材料是b(填字母,下同).
a.Cu、Zn b.Cu、Sn c.Al、Si
②不锈钢丝与棉纤维可织成一种防辐射布料.这种布料属于b.
a.合金材料  b.复合材料  c.陶瓷材料
③为提高人体素质,要注意饮食健康.
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3-+6H+=3I2+3H2O
碘在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④富含淀粉的面点老少皆宜,淀粉的化学式是(C6H10O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B.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其溶液一定呈酸性
C.六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E>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两个容积均为2L 的密闭容器I和Ⅱ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g),起始物质的量见表.
容器起始物质的量
NOCO
1mol3mol
6mol2mol
实验测得两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L/mol
B.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
C.若将容器I的容积改为1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mol/L
D.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大于1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FeTiO2+4C+7Cl2═2FeCl3+2TiCl4+4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和1.0mol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
t/s05152535
n(A)/mol1.00.850.810.80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B)=0.015mol/(L•s)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和1.0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某有机物含C、H、O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为了测定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g该有机物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将所得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2.7g和4.4g;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如图二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要有计算过程)
(1)有机物A的分子式.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苯和浓溴水用铁做催化剂制溴苯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C.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碳是重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CO、CO2、CH3OH(甲醇)等化合物.
(1)以CO或CO2与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合成甲醇,你认为用哪种合成设计线路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CO(g)+2H2(g)$\stackrel{一定条件}{→}$CH3OH(g).
(2)如图所示是用于合成甲醇产品中甲醇含量的检测仪.
写出该仪器工作时的总反应式及正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2CH3OH+3O2=2CO2+4H2O
正极反应式3O2+12H++12e-═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