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制取乙酸乙酯除了反应物乙醇和乙外,还需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长导管不能伸到B试管液面下,防止造成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3)试管A中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解答 解:(1)制取乙酸乙酯需浓硫酸作催化剂,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乙酸、乙醇和浓硫酸,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和浓硫酸;
(2)长导管不能伸到B试管液面下,防止B试管中溶液倒吸入A试管中,丙装置B试管中导管伸入液面下,容易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丙;
(3)试管A中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原理及装置选择,明确反应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及吸收乙酸乙酯的导管的正确处理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卫一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欲将氯化钠、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碘三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分离,最科学的操作顺序是
A.溶解、过滤、加热(升华)、蒸发(结晶)
B加热(升华)、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升华、溶解、蒸馏、结晶
D.溶解、结晶、过滤、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3mL稀硫酸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5mL浓硫酸,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由上述操作及现象得出结论:硫酸浓度增大,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B.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 +3KCl,向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可快速看到血红色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 得到无色溶液 |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 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H4)2CO3. |
步骤3:取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 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有NH4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117.2 | 0.810 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 7 | 微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 编号 | 试管a中试剂 | 试管b中试剂 |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
A | 3mL乙醇、2mL乙酸、1mL 18mol•L-1 浓硫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5.0 |
B | 3mL乙醇、2mL乙酸 | 0.1 | |
C |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1 H2SO4 | 1.2 | |
D |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