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Cl-、CO32-、SO42-;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448L(标准状态下),证明一定含有NH4+;生成的气体为氨气物质的量=$\frac{0.896L}{22.4L/mol}$=0.04mol;无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不含Mg2+、Cu2+;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存在CO32-、SO42-,一定不存在Ba2+;
生成沉淀BaSO4物质的量=$\frac{2.33g}{233g/mol}$═0.01mol;生成的沉淀BaCO3物质的量=$\frac{6.27g-2.33g}{197g/mol}$=0.02mol;根据电荷守恒,存在K+,Cl-不能确定,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第一份: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标准状况下0.896L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frac{0.896L}{22.4L/mol}$=0.04mol;
第三份:根据题中信息可知2.33为硫酸钡,n(BaSO4)=n(SO42-)=$\frac{2.33g}{233g/mol}$═0.01mol;生成的沉淀BaCO3物质的量=$\frac{6.27g-2.33g}{197g/mol}$=0.02mol;因为一定含CO32-所以不含Mg2+;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4+)=0.04mol;n(-)=2n(CO32-)+2n(SO42-)=0.06mol,故一定有K+,至少0.02mol;
(1)根据分析可知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4+、SO42-、CO32-、K+;能够确定浓度的离子为NH4+、SO42-、CO32-,
NH4+的物质的量是0.04mol,溶液体积是0.1L,所以c(NH4+)=$\frac{0.04mol}{0.1L}$=0.4mol/L;SO42-物质的量是0.01mol,则c(SO42-)=$\frac{0.01mol}{0.1L}$=0.1mol/L;CO32-的物质的量是0.02mol,则c(CO32-)=$\frac{0.02mol}{0.1L}$=0.2mol/L,
故答案为:NH4+、SO42-、CO32-、K+;NH4+、0.4mol/L,SO42-、0.1mol/L,CO32-、0.2mol/L;
(2)由于Mg2+、Ba2+与CO32-,Ba2+与SO4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Ba2+,
故答案为:Mg2+、Ba2+;
(3)根据分析可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可先加过量Ba(NO3)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取上层清液,加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否则无Cl-,
故答案为:Cl-;先加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加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否则无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到根据电荷守恒推断离子的存在,为易错点,注意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4OH--4e-═2H2O+O2↑ | |
B. | 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变 | |
C. | 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 |
D. | 电解水制氢气时,Z可以是稀硫酸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实验次数 | 超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合成核酸--治疗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 酸能与碱中和-----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 | |
B. | 保护环境: 控制“白色污染”--减少和控制使用所有塑料制品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 |
C. | 基本安全常识: 饮用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食用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 | |
D. | 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洗涤 使煤燃烧更旺--可增大煤与空气接触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⑤ | B. | ①③④ | C. | ②⑥⑦ | D. | ①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①HCl ②HNO3 | ③NaOH、KOH或NH3•H2O ④Ba(OH)2 | ⑤Na2CO3 ⑥NaNO3、Na2SO4或NH4NO3 | ⑦CO2 ⑧Na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17.18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
B. | 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
C. |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 |
D. | 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 |
B. | 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 | |
C. |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
D. | 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