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反应物转化率一定提高 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里硅酸钠溶液存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B.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C.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③ ④ ②① D . ③ ①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术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mol-1,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 O2(g)==H2O(l)
的△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
(2)电解硝酸银溶液电极反应式(惰性电极)
①阳极:
②阴极:
(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2Ag+Zn(OH)2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NH3溶于1 L水,溶液中含有N原子的微粒总数为0.6NA
B.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约为8×6.02×1023
C.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D.1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形成NA个胶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现在需要475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稀盐酸,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2)需要量取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3)配制过程中,除需使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
(4)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要求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
A.用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约3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用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线1—2cm处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线,未做任何处理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线
D.在配制前用已知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
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Na+、K+、、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