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实验过程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的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V.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过程Ⅵ中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

 

过程IV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VI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1)排出装置中的氧气(空气);(2)氢氧化钠溶液;(3)MnO2+4HCl(浓)MnCl2+Cl2↑+2H2O;

(4)70%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大;(5)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B中有硫酸根。(6)乙、丙。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过程I中通入过量的N2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空气);以防止氧气影响离子的检验。(2)因为Cl2是大气污染物,为防止氯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用的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NaOH溶液。(3)A是制取氯气的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 +Cl2↑+2H2O;(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是因为在98%的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而在70%的硫酸中有大量的硫酸分子发生电离,产生H+,即70%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大;所以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5)过程Ⅵ中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B中有硫酸根。(6)甲: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可能由于氯气过量,发生反应:Cl2+SO2+2H2O=SO42-+4H++2Cl-;只能证明:氧化性:Cl2> Fe3+;Cl2> SO2。而不能证明:Fe3 > SO2。错误。乙: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2Fe3++SO2+2H2O=SO42-+4H++2Fe2+;证明氧化性Cl2> Fe3+> SO2。正确。丙: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由于SO2过量,所以发生反应2Fe3++SO2+2H2O=SO42-+4H++2Fe2+将所有的Fe3+还原为Fe2+;证明氧化性Cl2> Fe3+> SO2。正确。选项为乙、丙。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的目的、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锂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B.1 mol SOCl2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2SOCl2+2e-=4Cl-+S+SO2

D.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硒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富硒食品倍受追捧,重庆多地打造富硒农产品基地。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元素周期表中硒位于第四周期第VIA族

C.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D.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Se,稳定性比HCl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4分)湿法炼锌的冶炼过程可用下图简略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2H2(g)===N2H4(l) ΔH=a kJ·mol-1,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a 0(填“>”、“<”或“=”).

(2)ZnS焙烧的反应2ZnS+3O22SO2+2ZnO所涉及的物质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不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

(3)电解过程中析出锌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生的SO2可用Ba(NO3)2溶液吸收,部分产物可作为工业原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锌-空气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具有储存电量高、成本低、没有安全隐患等优点。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Zn+O2===2Zn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5℃时,以该电池为电源,用两个等质量的铜棒作电极电解500 mL 0.1mol/L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对电极干燥并称量,测得两电极的质量差为9.6 g,则至少需要________L空气(折算成标准状况)进入该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澄清溶液X中可能含有大量Cl、SO32—、SO42—、Fe2+、Fe3+、K+,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象3不能证明X中是否含有SO42—

B.现象2气体C中至少有一种是CO2或SO2,操作Ⅰ为过滤

C.现象5表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现象1表明X溶液显酸性,沉淀D为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高三5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取乙炔

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分离出Cl2与KI溶

液反应生成的碘

白色沉淀是Ba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六校高三5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6分) 硼位于ⅢA族,三卤化硼是物质结构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三氯化硼(BCl3)可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也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 ①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②2B+6HCl△2BCl3↑+3H2↑;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发生的反应可替代A装置中的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两个反应的产物中锰的价态相同。写出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拆去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 。

(3)实验中可以用一个盛装 (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F和G装置,使实验更简便。

(4)三氯化硼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保存三氯化硼的注意事项是 。

(5)为了顺利完成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②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③同时点燃A、D处酒精灯

(6)请你补充完整下面的简易实验,以验证制得的产品中是否含有硼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浓 (填化学式)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有硼粉;若无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无硼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市主城七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7 NA

B.28g 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将58.5g NaCl溶于1 L水中,溶液中所含Na+和Cl-总数为2NA

D.0.5 mol/L Al2(SO4)3溶液中含有SO42 -的数目为1.5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SO2 (g)+O2 (g) 2SO3 (g);△H =﹣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起始投料量如下表:

 

SO2 (mol)

O2 (mol)

SO3 (mol)

2

1

0

4

2

0

0

0

2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SO3的质量m:2m甲 = m乙

B.容器内压强P:2P丙 > P乙

C.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 > Q丙

D.c(SO2)与c(O2)之比a:a丙 > a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