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戴维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

分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解答 解:A.戴维发现了金属钠,故A错误;
B.侯德榜研究出了侯氏制碱法,故B错误;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
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固态碘与1molH2化合生成2molHI气体时,需要吸收5kJ的能量
B.2molHI气体分解生成1mol碘蒸气与1molH2时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
C.1mol固态碘变为1mol碘蒸气时需要吸收17kJ的能量
D.碘蒸气与H2生成HI气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mol/L
B.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得Al2O3
C.配制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D.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硫酸分子中有H+和SO42-两种离子
C.某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族元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
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离子化合物是指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C.升高温度只能使吸热反应的速率增大,不能使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大
D.粉碎固体反应物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铯的原子序数为55.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s+2H2O=2CsOH+H2↑.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强(填“弱”或“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芳香烃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6%,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M空气设为29).
(1)该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与苯的关系是同系物.
(2)若该烃苯环上有两个支链,且硝化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一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_{△}^{浓硫酸}$+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Zn+Cu2+=Zn2++Cu、Zn+2H+=Zn2++H2↑.(离子方程式)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通过一系列反应构成了原电池,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BC.
A.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            B.适当升高温度
C.用锌粉代替锌粒                D.增加上述稀硫酸的用量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1 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H2的热值为142.9KJ•g-1
N2(g)+2O2(g)═2NO2(g)△H=+133kJ•mol-1
H2O(g)═H2O(l)△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1
Ⅱ.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
(1)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e.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③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CO2(mol)H2(mol)CH3OH(mol)H2O(mol)
反应I
恒温恒容
0min2600
10min4.5
20min1
30min1
反应II
绝热恒容
0min002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常数K(Ⅰ)<K(Ⅱ)(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Ⅰ)<c(Ⅱ).
②对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025mol•L-1•min-1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T2(填“>”、“<”或“=”).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则平衡不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