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一)他们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HNO3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原料多、且产生污染物氮氧化物.
(2)实验中铜粉应该放在坩埚(填“蒸发皿”、“坩埚”或“烧杯”)中灼烧.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用U型管除去红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红棕色气体是NO2
(2)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3)探究小组判断Cu(NO32的分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除了红棕色气体和黑色固体外,进一步分析、推断,分解产物中一定还含有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4NO2↑+02↑.
(三)为了探究Cu(NO32在酸性条件下跟铁单质的反应.他们取一支试管,加入Cu(NO32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实验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质.
(1)反应中最先起氧化作用的是HNO3
(2)该探究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补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观察样品
溶液呈蓝绿色,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步骤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4溶液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不变浅,则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
步骤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产物中含+3价的铁元素;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

分析 (一)(1)比较方案的优劣,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原料是否简单易得,二是操作是否简单,三是否环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判断两个方案的特点;
(2)灼烧固体用坩埚,硝酸铜溶液中,铜离子存在水解平衡,所以不能直接加热蒸发获得硫酸铜晶体,一般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二)(1)根据质量守恒分析该红棕色气体的组成,然后写出其名称;
(2)注意防止发生倒吸;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判断硝酸铜的分解产物;
(三)(1)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
(2)步骤1:Fe2+的溶液为浅绿色,Fe3+溶液为棕黄色,而该溶液呈蓝绿色,据此进行判断;
步骤2: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因此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产物中含+2价的铁元素,否则不含;
步骤3:根据“预期现象与结论”可知该操作是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据此可知选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

解答 解:(一) (1)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假如为1mol,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HNO3反应制取硝酸铜中消耗2mol硝酸,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消耗$\frac{8}{3}$mol硝酸,显然消耗的硝酸原料多,并且产生污染气体NO,
故答案为: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原料多;且产生污染物氮氧化物;
(2)灼烧固体铜粉用坩埚,由于铜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所以从硝酸铜溶液中获得硝酸铜晶体,不能直接蒸发结晶,需要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的操作方法完成,
故答案为:坩埚;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二) (1)中学常见的红棕色气体有NO2、Br2蒸气,该反应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只能为NO2
故答案为:NO2
(2)防止发生倒吸,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故答案为: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3)探究小组判断Cu(NO32的分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红棕色气体为NO2,黑色固体为CuO,根据化合价变化,硝酸铜中N元素从+5价变为+4价的N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该元素只能为O元素,反应中O元素被氧化成氧气,所以分解产物中一定还含有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4NO2↑+02↑,
故答案为:O2 ;2Cu(NO32═2CuO+4NO2↑+02↑;
(三) (1)硝酸的氧化性比铜离子强,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故答案为:HNO3
(2)步骤1:Fe2+在溶液中为浅绿色,Fe3+在溶液中为棕黄色,而该溶液呈蓝绿色,因此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步骤2: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产物中含+2价的铁元素;
步骤3: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现象为溶液变为红色,因此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
故答案为:不能;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不变浅,则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给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步骤,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久置后pH增大
B.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可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一种重要合成橡胶IR和一种合成树脂X.

已知:Ⅰ:H-C≡C-H+$\stackrel{KOH}{→}$H-C≡
Ⅱ:R″CHO+RCH2CHO$\stackrel{NaOH/△}{→}$+H2O(-R、-R′、-R″表示肯呢个形态或可能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Ⅲ.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1)在一定条件下,丙烯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acd.
a.H2O      b.NaOH溶液      c.Br2的CCl4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有1个.
(3)A与C2H2合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E、F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则 E的结构简式是
(5)H的结构简式是
(6)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B与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 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生反应前,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在反应中,要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冷却后补加
(2)在装置B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当B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B瓶中压力稳定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从下 口出(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d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乙醇 c.碘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Br2═NaBr+NaBrO+H2O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苯乙醇具有柔和、愉快而持久的玫瑰香气,广泛用于各种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中.实验室以苯乙酮和硼氢化钠为原料制备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图1)、装置(图2)和有关数据如表:
试剂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
乙醇乙醚
1-苯乙醇20203.41.013不溶
苯乙酮19.7202.31.028不溶
硼氢化钠--1.076不溶
乙醚-116.334.60.713微溶-

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15mL 95%的乙醇和0.1g硼氢化钠,搅拌下,再滴入8mL苯乙酮,控制温
度在48℃~50℃,滴加完毕,室温下放置15min.
②在搅拌的条件下,慢慢滴加6mL 3mol/L的盐酸.
③水浴加热,使反应液中大部分乙醇蒸出,出现分层,再加入10mL乙醚.将混合反应液倒入分液漏
斗,分离上述液体,水层再用10mL乙醚萃取,合并两次分液得到的有机相.
④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再加入0.6g无水碳酸钾,然后进行简单蒸
馏除去乙醚.
⑤经减压蒸馏得到1-苯乙醇4.5g(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
(1)反应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溶解硼氢化钠和苯乙酮,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2)反应完成后,蒸出大部分乙醇,反应液出现分层,上层为水层(填“水层”或“有机层”,下同),加入10mL乙醚,充分振荡后,上层为有机层.
(3)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蒸馏烧瓶,在本实验中最好选用的规格是50mL(填“50mL”、“100mL”或“200mL”);仪器B中冷凝水由a(填“a”或“b”)口流出.
(4)步骤④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干燥.
(5)步骤④蒸馏除去乙醚时,应采用的最佳加热方式为b(填字母序号)
a.酒精灯加热         b.水浴加热         c.油浴加热      d.酒精喷灯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镍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某化工厂有含镍催化剂废品(主要成分是镍,杂质是铁、铝单质及其化合物,少量难溶性杂质).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利用含镍催化剂废品制备硫酸镍晶体:

几种难溶碱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沉淀物开始沉淀完全沉淀
Al(OH)33.85.2
Fe(OH)32.73.2
Fe(OH)27.69.7
Ni(OH)27.19.2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①中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是AlO2-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双氧水的目的2Fe2++H2O2+2H+=2Fe3++2H2O.双氧水可以用下列物质替代的是A.
A.氧气           B.漂液          C.氯气        D.硝酸
(3)操作b调节溶液范围为3.2-7.1,其目的是除去Fe3+
(4)操作a和c需要共同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上述流程中,防止浓缩结晶过程中Ni2+水解的措施是调节溶液pH为2-3.
(5)如果加入双氧水量不足或“保温时间较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产品中混有绿矾.设计实验证明产品中是否含“杂质”(不考虑硫酸镍影响):取少量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产品中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酒石酸(tartaric acid),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最大的用途是饮料添加剂,也是药物工业原料.以烃A为原料合成酒石酸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烃A中碳氢质量比为8:1

③D的分子组成是C4H8O2Cl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三个峰.
(1)A的名称为:1,3丁二烯,分子中最多有10个原子共面;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氯原子,B存在顺反异构,它的顺式结构为
(3)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F转化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F与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COO-”结构的有1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①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③如果反应中转移0.2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
(2)在弱酸性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加入KMnO4溶液可得到一种有特殊颜色的难溶性碱及一种难溶性氧化物,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3Fe2++7H2O+MnO4-=MnO2+3Fe(OH)3↓+5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在CaF2晶体中,Ca2+、F-的配位数分别是4、8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