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向含0.02mol Al3+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Ba(OH)2溶液时,测得产生沉淀的质量m和逐滴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出A、B点分别对应的m、V,填 在下面的横线上.
V1=150mL;m1=8.55g;
V2=200mL;m2=9.32g.

分析 OA段发生Al2(SO43+3Ba(OH)2=2Al(OH)3↓+3BaSO4↓,AB段发生Al(OH)3+OH-=AlO2-+2H2O、Ba2++SO42-=BaSO4↓,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OA段时铝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
  Al3++3OH-=Al(OH)3↓,
0.02mol   0.06mol    0.02mol
Ba2++SO42-=BaSO4↓,
0.03    0.03          0.03
Ba(OH)2溶液的体积V1=$\frac{0.03mol}{0.2mol/L}$=0.15L=150mL,此时沉淀质量为0.02mol×78g/mol+0.03mol×233g/mol=8.55g;
AB段发生Al(OH)3+OH-=AlO2-+2H2O、Ba2++SO42-=BaSO4↓,
 Ba2++SO42-=BaSO4
  0.01         0.01     0.01       
Ba(OH)2溶液的体积V2=$\frac{0.04mol}{0.2mol/L}$=0.2L=200mL,此时沉淀质量为0.04mol×233g/mol=9.32g,
故答案为:150 mL;8.55 g;200 mL;9.32 g.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反应的对应关系、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具有两性,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图一.

(1)吸硫装置如图二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色.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或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NaCl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有白色沉淀生成,上
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frac{6000a}{214V}$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5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浓度可能偏高(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4I-+4H++O2═2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VLAl2(SO4)溶液中含Al3+amo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5a}{V}$mol/L,取出$\frac{V}{2}$L再加入水稀释到4V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frac{3a}{16V}$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汽车尾气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CO、
NOx、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对汽车尾气的治理是环境工作者面临的挑战.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②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则由CH4将NO2完全还原成N2,生成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2)NOx也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而生成NaNO3、NaNO2,已知某温度下,HNO2的电离常数Ka=9.7×10-4
NO2-的水解常数Kh=8.0×10-10,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a×Kh(用含Ka、Kh的代数式表示),此时溶液的温度>25°C(“>”、“<”、“=”).
(3)化工上利用CO合成甲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0.8KJ/mol.
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图中T1、T2、T3的高低顺序是T1<T2<T3,理由是该反应为放热,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
(4)化工上还可以利用CH3OH生产CH3OCH3.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CH3OCH3(g)H2O
3870.200.0800.080
2070.200.0900.090
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为反应(填“放热”、“吸热”),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0.15mol、CH3OCH30.15mol和H2O0.10mol,则反应将向正方向进行(填“正”、“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B.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C.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中:Na+、NH4+、Fe2+、NO3-
D.饱和氯水中:K+、Na+、Cl-、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CO、SO2等.
(1)已知:NO(g)+$\frac{1}{2}$O2(g)═NO2(g)△H=-56.5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H=-41.8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物质的量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b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物质的量比为1:3,则平衡常数K=$\frac{1}{3}$(用分数表示)
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frac{(N{O}_{2})}{c(NO)}$不同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已知氨气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请解释300℃之后脱氮率逐渐减小的原因:300℃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
(2)CO综合利用.
①CO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若起始投入1molCO,2mol H2,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得知该反应的△H<0,该反应的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 250℃、1.3×104kPa左右最为适宜.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操作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混合物中CH3OH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是de
a. 升温                     b.恒容条件下充入H2
c.加入合适的正催化剂        d.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molCO,2mol H2
e.压缩体积                  f.移走一部分CH3OH
②电解CO制备CH4,电解质为碳酸钠溶液,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写出阴极区电极反应式CO+6e-+5H2O=6OH-+CH4


(3)利用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是除去SO2的常见方法,先将含SO2的废气溶于水,再用饱和石灰浆吸收,具体步骤如下:
SO2(g)+H2O(l)?H2SO3(l)??H+(aq)+HSO3-(aq)Ⅰ
HSO3-(aq)?H+(aq)+SO32-(aq)Ⅱ
Ca(OH)2(s)?Ca2+(aq)+2OH-(aq)Ⅲ
Ca2+(aq)+SO32-(aq)?CaSO3(s)Ⅳ
该温度下,测定吸收后液体中c(Ca2+)一直保持为0.70mol/L,
已知Ksp(CaSO3)=1.4×10-7,则吸收后溶液中的SO32-的浓度为2.0×10-7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时,四氯化碳从上口倒出
B.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C.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海水通过蒸馏可制得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然后滴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B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然后滴入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原氯化亚铁已氧化变质
C加热分解某盐X,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实验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X可能是NaHCO3
D向溶液X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忽略温度、体积变化),增大的是(  )
A.氢离子浓度B.水的电离程度C.水的离子积D.醋酸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