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答两种);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 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分析 (1)锌较活泼,可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然后形成原电池,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结合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3)①为保证实验有对比性,只能逐渐改变一个变量分析,CuSO4溶液体积逐渐增多,故H2SO4的量应相等均为30mL,水的量减小,但每组实验中CuSO4与水的体积之和应相等;②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影响了反应速率.

解答 解:(1)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CuSO4=ZnSO4+Cu,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2)对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固体表面积大小等,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
故答案为: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
(3)①要对比试验效果,那么除了反应的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而且是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那么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六组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A组中硫酸为30ml,那么其它组硫酸量也都为30ml,而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总量应相同;F组中硫酸铜20ml,水为0,那么总量为20ml,所以V6=10ml,V9=17.5ml,V1=30ml.
故答案为:30;10;17.5.
②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
故答案为: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且融合了化学实验,形式新颖灵活,本题的易错点在于第(3)小题,首先V1、V6、V9的求得要注意分析表中数据;最后一问应该能够想到“覆盖”的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雾霾天气对环境影响很大.其中SO2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
(1)室温下,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91:91:11:91
pH8.27.26.2
c(H+)/mol•L─16.3×10─96.3×10─86.3×10─7
①由表判断NaHSO3溶液显酸性,从原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在NaHSO3溶液中HSO3-存在HSO3-?H++SO32-和HSO3-+H2O?H2SO3+OH-两种平衡,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溶液呈酸性.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填序号).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H+)>c(SO32─)>c(OH
C.c(H2SO3)+c(H+)=c(SO32─)+c(OH
D.c(Na+)+c(H+)=2c(SO32-)+c(HSO3)+c(OH
③计算室温下HSO3?H++SO32─的电离平衡常数K=6.3×10-8(保留2位有效数字).
(2)NaHSO3溶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均可被过量的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将浓度均为0.02mol•L-1 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和 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溶液变蓝时间,实验结果如图.

①由图可知,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40℃之前,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时间越短;40℃之后,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时间越长.
40℃之后,淀粉不适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填“适宜”或“不适宜”),原因是:温度高于40℃时,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灵敏度降低(或淀粉会糊化).
②b点和c点对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ν (b)<ν (c)(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
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
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3-?I2+I-
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一定产生了乙烯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CaCl2溶液有酸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仪器(A-D)制备FeCl3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frac{\underline{\;\;△\;\;}}{\;}$KCl+3Cl2↑+3H2O.
(2)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c→f.
(3)实验过程中,给A、B仪器加热的顺序及可作为点燃B处酒精灯的实验标志是:先点然A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待整个B装置充满黄绿色气体,再加热B.
(4)B装置的主要缺点是:B装置两硬质玻璃管之间导管太细,易被产品堵塞.
(5)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该小组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尾气,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①若右图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碱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E图装置中的液体可用饱和氯化钠,收集完气体后,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上下移动滴定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③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体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锰锌铁氧体是应用广泛的高性能磁性材料.现以a kg废旧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含锰元素的物质:MnO2占b%,MnOOH占c%)制备锰锌铁氧体,主要流程如图:

(1)酸浸废电池时,被溶解生成Zn2+的物质有Zn、Zn(OH)2,SO2的作用是D(填字母编号).
A.漂白剂         B.沉淀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
(2)除汞是以氮气为载体吹入滤液带出汞蒸汽,经KMnO4溶液吸收而实现的.如图是KMnO4溶液处于不同pH时对应的单位时间Hg去除率变化图,图中物质为Hg与MnO${\;}_{4}^{-}$在该pH范围反应的主要产物.

①pH<6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g+2MnO4-+16H+=5Hg2++2Mn2++8H2O.
②汞的去除速率随pH变化的规律是随pH增大,汞的去除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锌锰干电池中MnO2可以用碳酸锰在空气中煅烧制得.
已知25℃,101 kPa时:2MnO(s)+O2(g)═2MnO2(s)△H=-272.0kJ/mol
MnCO3(s)═MnO(s)+CO2(g)△H=+116.6kJ/mol
碳酸锰在空气中煅烧反应生成MnO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MnCO3(s)+O2(g)═2MnO2(s)+2CO2(g)△H=-38.8 kJ/mol.
(4)x=0.2的锰锌铁氧体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场强度,该锰锌铁氧体的组成用氧化物形式(最简整数比)表示为MnO•4ZnO•5Fe2O3.若制得这种锰锌铁氧体的质量为100kg,在制取过程中不考虑损耗,需补充硫酸锰晶体(MnSO4•H2O)169×($\frac{20}{239}$-$\frac{ab%}{87}$-$\frac{ac%}{88}$) kg.(只列出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浓)+NaBr $\frac{\underline{\;\;△\;\;}}{\;}$ NaHSO4+HBr↑,CH3CH2OH+HBr$\stackrel{△}{→}$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装置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能使浓硫酸顺利流下.
(3)给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2HBr+H2SO4(浓)$\frac{\underline{\;\;△\;\;}}{\;}$Br2↑+SO2↑+2H2O
(4)给A加热的目的是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气化分离出来促进平衡移动,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主要目的是吸收SO2、Br2、HBr防止空气污染.
(5)为了除去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C(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    C.亚硫酸钠    D.碳酸氢钠
(6)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g.
①在上述提纯过程中每次分液时产品均从分液漏斗的下口(上口或下口)取得.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5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C(s)+2NO(g)?N2(g)+CO2(g). T℃时.某研究小组向一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NO和足量的碳单质,恒温条件下测得不同时间各物质的浓度如表.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N2CO2
01.0000
100.580.210.21
200.400.300.30
300.400.300.30
350.320.340.15
(1)0~10min以V(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2mol/(L•min).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平衡时的NO转化率为60%.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6.
(4)30~35min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分离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肉桂醛F()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请回答:
(1)D的结构简式为,检验其中官能团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
(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①⑤(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室里鉴定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A(请用序号填写).
A.滴加AgNO3溶液   B.加NaOH溶液   C.加热   D.用稀硝酸酸化
(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ab(填字母).
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 E最多能与3mol氢气反应
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组峰
(6)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三种任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分离苯和己烷--分液
B.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