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
催化剂
2SO3(g);△H<0,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2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速率v(SO2)﹦v(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后仅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平衡一定右移,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
D.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E.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F.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mol SO3,再次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均比原平衡时的浓度大
(2)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1 T1 4 2 x 0.8 6
2 T2 4 2 0.4 y 9
①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表中y﹦
 

②T1
 
T2,(选填“>”、“<”或“=”),实验2中达平衡时 O2的转化率为
 

(3)尾气SO2用NaOH溶液吸收后会生成Na2SO3.现有常温下0.1mol/L Na2SO3溶液,实验测定其pH约为8,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
 

②该溶液中c(OH-)=c(H+)+
 
+
 
(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浓度表示).
③当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SO32-
 
,水的离子积Kw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来吸收SO2,则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Na2CO3         B.Ba(NO32            C.Na2S                  D.酸性KMnO4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1)A、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才能加快;
C、平衡后仅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平衡一定右移,但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都增大;
D、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减小,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增大;
E、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F、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mol SO3,先建立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再压缩体积,可知再次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均比原平衡时的浓度大.
(2)①先求出O2的化学平衡时,再求出v(SO2)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求出参加的反应的O2物质的量,再可求y.②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以及生成物的浓度可知:T1>T2,求出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的计算表达式可求出平衡时 O2的转化率.
(3)①根据pH求出c(OH-),而c(Na+)是c(Na2SO3)的2倍,进而可求出中c(Na+)与c(OH-)之比.
②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OH-)=c(H+)+c(HSO3-)+2c(H2SO3).
③溶液中存在SO32-的水解平衡,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c(SO32-)增大,但温度不变,所以水的离子积KW不变.
(4)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1)A、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才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反应速率v(SO2)﹦v(SO3),未强调反应方向,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才能加快,但充入2molN2,对于该反应相当于惰性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平衡后仅增大反应物浓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一定右移,但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都增大,例如:增大SO2的浓度,O2的转化率增大,而SO2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
D、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即增大压强,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D正确;
E、平衡常数K=
c2(SO2)c(O2)
c2(SO3)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移动,SO2、O2的浓度增大,SO3的浓度减小,平衡常数K减小,E错误;
F、原平衡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等效于充入2mol SO3,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mol SO3,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比原平衡时的浓度大,压缩体积时,浓度已是原平衡的2倍,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因为外界因素比平衡移动对平衡的影响更大,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仍然增大.因此,再次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均比原平衡时的浓度大,故F正确.
故选:DF.
(2)①由表中数据,v(O2)=
2mol-0.8mol
2L
6min
=0.1 mol?L-1?min-1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SO2)=2v(O2)=0.2mol?L-1?min-1      
实验2中,n(SO2参加?(4-0.4)mol=3.6mol     
 n(O2消耗=0.5n(SO2)=1.8mol     
平衡时n(O2)=(2-1.8)mol=0.2mol 
故答案为:0.2mol?L-1?min-1 ;0.2mol;
②平衡时,实验1中n(O2)=0.8mol 实验2中n(O2)=0.2mol,而开始时反应物的起始量相等,实验1到实验2的过程,相当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温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T1>T2;  
实验2中达平衡时 O2的转化率=n(O2消耗÷n(O2起始×100%=1.8mol÷2mol×100%=90%
故答案为:>;90%;
(3)∵pH=8
∴c(OH-)=10-14÷10-8=10-6mol?L-1而c(Na+)=2×c(Na2SO3)=2×0.1mol?L-1=0.2mol?L-1
∴c(Na+):c(OH-)=0.2mol?L-1÷10-6mol?L-1=2×105
故答案为:2×105
②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OH-)=c(H+)+c(HSO3-)+2c(H2SO3),故答案为:c(HSO3-)+2c(H2SO3);
③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根据水解平衡移动原理,加入少量NaOH固体,增大了c(OH-),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SO32-)增大 水的离子积Kw只受温度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所以Kw不变,
故答案为:增大; 不变;
(4)假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   
A中:Na2CO3+SO2=Na2SO3+CO2              
    1mol   1mol
B中:3Ba(NO32+3SO2+2H2O=3BaSO4↓+2NO+4HNO3(SO2溶于水后显酸性,酸性条件下会被NO3-氧化成SO42-,再和Ba2+生成沉淀)     
      1mol      1.5mol
C中:Na2S+2SO2+H2O=H2S+2NaHSO3
     1mol 2mol
 2H2S+SO2=3S+2H2O
 1mol 0.5mol
所以1mol 的Na2S最终可吸收2.5molSO2
D中: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1mol   2.5mol
故答案为:B>C=D>A.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关键要掌握有关可逆反应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利用水的离子积KW进行溶液中pH简单计算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环保建议中,你认为不能采纳的是(  )
A、开发、使用新能源
B、大量使用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C、禁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mL 1mol/L Fe2 (SO43溶液中,Fe3+和SO
 
2-
4
离子数的总和是NA
B、1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mol CnH2n+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2)NA
D、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生产生活中,酸碱中和及溶液酸碱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c(一元酸) c(NaOH) 混合溶液的pH
c(HY)=0.1mol/L 0.1mol/L pH=7
c(HZ)=0.1mol/L 0.1mol/L pH=9
分析数据后作答:
①常温下,若将pH=3的HZ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Z-
 
c(Na+)(填“>”、“=”或“<”).
②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乙组实验所得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2)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mol/L HC1溶液和20.0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A、C点判断,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l”或“图2”);
②D点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③E点PH=8,此时溶液中[Na+]-[CH3COO-]=
 
(精确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某烃与乙烯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则该烃为
 

(2)的不饱和度为
 

(3)相同质量的乙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最多的物质是
 

(4)的系统命名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液化石油气,也可用作燃烧电池的燃料,具有很好的好展前景.
(1)已知H2、CO和CH3OCH3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5kJ/mol、-283kJ/mol和-1460.0kJ/mol,则工业上利用水煤气成分按1:1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采用电浮远凝聚法处理污水时,保持污水的pH在5.0,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不溶性杂质,同时利用阴极产生的H2,将悬浮物带到水面,利于除去.实验室以二甲醚燃料电池模拟该方法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乙装置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下列物质可用做电池熔融碳酸盐的是
 

A.MgCO3     B.Na2CO3     C.NaHCO3    D.(NH4)CO3
②写出甲装置中阳极产物离子生成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③已知常温下Kap[Fe(OH)3]=4.0×10-38,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c(Fe3+)=
 

④已知: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1=9.1×10-8、K2=1.1×10-12;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31×10-7、K2=5.61×10-11.测得电极上转移电子为0.24mol时,将乙装置中生成的CO2通入200mL 0.2mol/L的Na2S溶液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2-+H2O═CO32-+H2S
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2-+H2O═HCO3-+HS-
C.c(Na+)=2[c(H2S)+c(HS-)+c(S2-)]
D.c(Na+)+c(H+)=2c(CO32-)+2c(S2-)+c(OH-
E.c(Na+)>c(HCO3-)>c(HS-)>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铅蓄电池是可充电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极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
 
2-
4
放电
充电
2PbS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该蓄电池放电工作时的负极材料是
 
,用其电解氯化钠溶液,当阳极上收集到11.2L氯气时(标况下),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g.充电时,图中A极应接直流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充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现以铅蓄电池为电源电解,当蓄电池中有0.4mol H+被消耗时,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nO2的理论产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A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1mol A还可以使含溴160g 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褪为无色;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经分析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
(1)试写出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2)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A的图谱如下: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②A具有下列性质中的(选填字母)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使溴水褪色
c.能与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发生反应   d.能与金属钠反应
③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相对分子质量与A相同的某烃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
积比最大的C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0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27g铝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0.2 mo1?L-1 Ca(NO32溶液中含有的N03-离子数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