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 ||||||
B | C | D |
A. | 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d区 | |
B. | D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 |
C. | A氢化物沸点高于D的氢化物沸点 | |
D. | A和B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B的离子 |
分析 已知A、B、C、D、E五种元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4s2,则E为Ca,由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B、C、D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B为Na、C为Al、A为F、D为Cl.
A.元素C为Al,处于p区;
B.D为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
C.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解答 解:已知A、B、C、D、E五种元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4s2,则E为Ca,由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B、C、D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B为Na、C为Al、A为F、D为Cl.
A.元素C为Al,处于ⅢA族,属于p区,故A错误;
B.D为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5,故B正确;
C.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C正确;
D.O2-、Na+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离,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注意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为长式结构,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
B. |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
C.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
D.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中含有0.7NA个碳原子 | |
B. | 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 |
C. | 64g铜粉与足量的硫粉共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 |
D. | 常温常压下,92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PO42-)>c(H3PO4) | B. | c(Na+)+c(H+)=0.1mol•L-1 | ||
C. | c(Na+)=c(H2PO4-)+c(HPO42-)+C(H3PO4) | D. | 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将0.1mol•L-1NH4Cl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Na+)>c(NH4+)>c(OH-)>c(H+) | |
B. | 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②CH3COONH4③NH4Cl三种溶液中c(NH4+):①>③>② | |
C. | 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11,则溶液中:c(HA-)>c(OH-)>c(A2-)>c(H2A) | |
D. | 在相同条件下,将足联AgCl加入等体积的①0.01mol•L-1 KCl②0.1mol•L-1 KCl溶液③蒸馏水三种液体中,所能溶解的AgCl质量关系为: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