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生产生活中,酸碱中和及溶液酸碱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c(一元酸) c(NaOH) 混合溶液的pH
c(HY)=0.1mol/L 0.1mol/L pH=7
c(HZ)=0.1mol/L 0.1mol/L pH=9
分析数据后作答:
①常温下,若将pH=3的HZ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Z-
 
c(Na+)(填“>”、“=”或“<”).
②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乙组实验所得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2)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mol/L HC1溶液和20.0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A、C点判断,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l”或“图2”);
②D点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③E点PH=8,此时溶液中[Na+]-[CH3COO-]=
 
(精确计算)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1)①根据表中数据判断HZ为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pH=3的HZ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Z过量,溶液显示酸性;
②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HZ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NaZ,Z-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NaZ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为水电离的;
(2)①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滴定前醋酸溶液的pH>1;
②D点时溶液显示中性,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判断各离子浓度关系;
③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a+]-[CH3COO-]=[OH-]-[H+],E点时pH=8,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进行解答.
解答: 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等体积、等浓度的HZ与NaOH反应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Z,溶液的pH=9,说明NaZ为强碱弱酸盐,HZ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常温下,将pH=3的HZ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Z过量,溶液显示酸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Z-)>c(Na+),
故答案为:>;
②NaZ为强碱弱酸盐,Z-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Z-+H2O?HZ+OH-;NaZ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为水电离的,所以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10-5mol/L,
故答案为:Z-+H2O?HZ+OH-;1×10-5
(2)①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0.1000mol/L 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000mol/L,溶液的pH大于1,所以图2正确,
故答案为:图2;
②根据图象可知,在D点溶液的pH=7,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
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
③E点PH=8,溶液中c(H+)=1×10-8mol/L、c(OH-)=1×10-6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H+]=[CH3COO-]+[OH-],[Na+]-[CH3COO-]=[OH-]-[H+]=1×10-6mol/L-1×10-8mol/L=(1×10-6-1×10-8)mol/L=9.9×10-7mol/L,
故答案为:9.9×10-7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明确“谁强谁显性、谁弱谁水解”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0.1mol?L-1NH3?H2O溶液中有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 0.1mol?L-1盐酸,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5.6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 NA
B、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32-、HCO3-和H2CO3总数为0.1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C-Cl数目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有机物A、B之间存在转化关系:A(C7H14O2)+H2O
浓硫酸
B+CH3COOH(已配平).则符合条件的B的结构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B、6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安徽凹山铁矿坐落在马鞍山境内,矿床属于陆相火山-侵入岩型铁矿床俗称“玢岩型”铁矿,是马钢重要的矿区之一.铁矿中被称为红帘石的铁矿含锰量高,锰是冶炼锰钢的重要原料.红帘石主要成分有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锰矿(MnO2和MnCO3)石棉Mg3Si3O7(OH)4等.工业上将红帘石处理后运用阴离子膜电解法的新技术提取金属锰并制的绿色高效水处理剂(K2FeO4).工业流程如下:

(1)工业上为提高稀硫酸浸取效率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任意写两种方法)①
 
,②
 

(2)石棉化学式为Mg3Si3O7(OH)4也可以表示成氧化物形式,氧化物表达式为
 

(3)已知不同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如下表:
 离子 Fe3+ Al3+ Fe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 2.7 3.7 7.0 7.8 9.3
 沉淀完全的pH 3.7 4.7 9.6 9.8 10.8
过程②中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等于6,测滤渣B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均为10电子的分子或离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1)工业上每制取1mol Z要放出46.2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取Z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K/(mol?L-1-2 4.1×106 K1 K2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写“>”“=”或“<”)
②恒温固定体积的容器中,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化学计量数比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某化学小组同学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中浓H2SO4的作用是
 

(4)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a中通入空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
催化剂
2SO3(g);△H<0,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2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速率v(SO2)﹦v(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后仅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平衡一定右移,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
D.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E.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F.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mol SO3,再次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均比原平衡时的浓度大
(2)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1 T1 4 2 x 0.8 6
2 T2 4 2 0.4 y 9
①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表中y﹦
 

②T1
 
T2,(选填“>”、“<”或“=”),实验2中达平衡时 O2的转化率为
 

(3)尾气SO2用NaOH溶液吸收后会生成Na2SO3.现有常温下0.1mol/L Na2SO3溶液,实验测定其pH约为8,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
 

②该溶液中c(OH-)=c(H+)+
 
+
 
(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浓度表示).
③当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SO32-
 
,水的离子积Kw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来吸收SO2,则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Na2CO3         B.Ba(NO32            C.Na2S                  D.酸性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
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1)锂电池的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2)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
 
(填“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是钢铁发生最普遍的腐蚀.
(3)请为以下钢铁制品选择适当的防锈方法:
A.自行车的链条
 

B.轮船的船体
 

(4)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水泥和
 
.塑料、合成橡胶和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5)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具有
 
 
(写出两点即可)等优异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d极消耗2g H2 时,a极周围会产生22.4L H2
B、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
D、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