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5号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与相连接C原子不能形成碳碳双键,对应炔烃存在C≡C三键的位置,能形成三键位置有:1和2之间.
解答 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5号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与相连接C原子不能形成碳碳双键,能形成双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3和4之间,3和6之间,4和7之间,故该烃共有5种结构;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烃存在C≡C三键的位置,能形成三键位置有:1和2之间,此炔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故答案为:5;1.
点评 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题目侧重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或三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防止重写、漏写,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②④ | C. | ①③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Fe2Ox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为+2 | B. | 320gMFe2Ox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 | ||
C. | 1molMFe2Ox中Fe的物质的量为112g | D. | 1molMFe2Ox的体积为22.4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1NA | |
B. | 常温下,14g 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 |
C. | 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 |
D. | 在含有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固体完全溶解,并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
①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__________,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上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添加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_______。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 L,则该溶液中c(Mg2+)为__________,c(Fe2+)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