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H,G接F。

(2)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I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I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DAB(1分)    

(2)除去挥发出的HCI气体,抑制C1在水中的溶解(1分合理的答案都可以):

   吸收水蒸气,干燥CI (1分)

(3)试纸变蓝(1分)  2KI+Cl=2KCI+I (2分)

(4)MnO+4H++2C1-=Mn+C1↑+2HO

   C1+2OH=CIO+C1+HO(各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配制25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4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0.02 20.00
2 0.10 20.00 20.00
3 0.10 19.00 20.00
4 0.10 19.98 20.00
(1)步骤一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1.0
1.0
g,配制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步骤二中量取20.00mL的稀盐酸用到的仪器是
酸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0.10mol/L
0.10mol/L

(4)排去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的
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
ADE
ADE
(多选扣分):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①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②先从D的分液漏斗中连续滴下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的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时.再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碳酸氢钠).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为止.
③过滤烧杯内所得的混合物,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
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搅拌后过滤,滤出物可用作化肥.
⑤滤液再注入烧杯C中,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制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3)A中常选用的固体为
CaCO3
CaCO3
;B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原因是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5)步骤④是在较高温度(如60℃)下还是在较低温度下(如0℃~10℃)下进行合适?
较低
较低
(填“较高”或“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河北省高二上学期9月份月考化学(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每空2分,共18分)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 =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 0 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 0 0 ℃

n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 0 0 ℃

n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7 3 0 ℃

1.0

0.90

0.80

0.75

0.70

0.65

0.65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mol/(L·min);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   0(填“>、=、<”),理由是_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  __。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

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

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

强仍为P(始)的 。

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每空2分,共18分)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 =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 0 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 0 0 ℃

n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 0 0 ℃

n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7 3 0 ℃

1.0

0.90

0.80

0.75

0.70

0.65

0.65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mol/(L·min);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   0(填“>、=、<”),理由是_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  __。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

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

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

强仍为P(始)的 。

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份月考化学(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每空2分,共18分)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 0 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 0 0 ℃
n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 0 0 ℃
n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7 3 0 ℃
1.0
0.90
0.80
0.75
0.70
0.65
0.65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mol/(L·min);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  0(填“>、=、<”),理由是_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 __。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
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
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
强仍为P(始)的 。
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