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 mol/L,c(Cl-)=1.3 mol/L,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 ] | |
A. |
40 mL |
B. |
72 mL |
C. |
80 mL |
D. |
128 Ml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第158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 kPa,温度为0℃).
(1)若在烧瓶中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
A.200 mL
B.400 mL
C.500 mL
(2)若1.30 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l.28 g,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烧瓶中投入a 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量气瓶中收集到VmL气体,则有:a g/65 g·mol-1=b g/64 g·mol-1+V mL/22400 mL·mol-1,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4)若在烧瓶中投入d g锌,加入一定量的c mol/L浓硫酸V 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H2)/n(SO2)=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型管,n(H2)/n(SO2)的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量气管在读数时应注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铜片上的现象是 ,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C1极的名称为 ,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 | 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 |
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 | 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铜片上的现象是 ,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C1极的名称为 ,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 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 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
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 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
① 有 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A=6.02×1023) 。
② 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铜片上的现象是 ,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C1极的名称为 ,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 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 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
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 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
① 有 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A=6.02×1023) 。
② 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