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下列物质在20℃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颜色Ksp
AgCl白色2.0×10-10
AgBr浅黄色5.4×10-13
AgI黄色8.3×10-17
Ag2S黑色2.0×10-48
Ag2CrO4红色2.0×10-12
(1)20℃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2CrO4>AgCl>AgBr>AgI>Ag2S.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frac{c(B{r}^{-})}{c(C{l}^{-})}$=2.7×10-3
(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是D.
A.KBr         B.KI         C.K2S         D.K2CrO4

分析 (1)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银离子浓度比较判断;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依据氯化银和溴化银的溶度积可知,氯化银溶解度大于溴化银,依据氯化银和溴化银的溶度积计算和沉淀转化关系计算得到;
(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必须使氯离子完全生成白色沉淀,指示沉淀反应完全的试剂溶解性一定小于氯化银,所以本题应在Ag+和Cl-生成AgCl沉淀后,再生成不同颜色沉淀指示沉淀终点,则指示剂的溶解度应比AgCl大来分析判断.

解答 解:(1)20℃时,上述三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计算得到:
①Ksp(AgCl)=c(Ag+)×c(Cl-)=2.0×10-10,c(Ag+)=$\sqrt{2×1{0}^{-10}}$;
②Ksp(AgBr)=c(Ag+)×c(Br-)=5.4×10-13,c(Ag+)=$\sqrt{5.4×1{0}^{-13}}$;
③Ksp(AgI)=c(Ag+)×c(I-)=8.3×10-17,c(Ag+)=$\sqrt{8.3×1{0}^{-17}}$;
④Ksp(Ag2S)=c(Ag+2×c(S2-)=2.0×10-48,c(Ag+)=$\root{3}{2×2.0×1{0}^{-48}}$
⑤Ksp(Ag2CrO4)=c(Ag+2×c(CrO42-)=2.0×10-12,c(Ag+)=$\root{3}{2×2.0×1{0}^{-12}}$,
所以三种银盐的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2CrO4>AgCl>AgBr>AgI>Ag2S,
故答案为:Ag2CrO4>AgCl>AgBr>AgI>Ag2S;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依据溶度积常数判断AgBr的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AgCl+Br-=AgBr+Cl-;Ksp=c(Ag+)×c(Cl-),Ksp=c(Ag+)×c(Br-),所以,$\frac{c(B{r}^{-})}{c(C{l}^{-})}$=$\frac{{K}_{sp}(AgBr)}{{K}_{sp}(AgCl)}$=$\frac{5.4×1{0}^{-3}}{2.0×1{0}^{-10}}$=2.7×10-3
故答案为:2.7×10-3
(3)由(1)计算可知,同浓度的银离子需要的氯离子浓度小于铬酸根离子浓度,说明铬酸银溶解度大于氯化银;加入K2CrO4,做指示剂可以测定氯化物的含量,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的组成都是1:1,依据Ksp可以直接比较溶解性大小为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随Ksp的减小,应先出现碘化银沉淀、再出现溴化银,最后才沉淀氯化银,碘化银优先于氯化银析出,不能测定氯化物的含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工业生产上容易产生工业“三废”,'变废为宝,探索利用是化学必需要完成的.某工厂的工此废料中含有铜、铝、铁,可利用其制备CuSO4•5H2O、Fe SO4•7H2O和AlCl3过程如图:

(1)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产物是Al2O3
(2)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3)检验滤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方法: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有Fe2+存在.
(4)写出E→CuSO4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
(5)写出废料与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6)取少量滤液D,向其中加入双氧水,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
(7)用CuSO4溶液作粗铜的精炼液,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8)钠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写出工此生产钠的化学方程式:2NaCl$\frac{\underline{\;通电\;}}{\;}$2N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2SO3(g)的△H<0(填“>”或“<”)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填“向逆方向”“向正方向”或“不”)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 v(逆)(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和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氯胺(NH2Cl)消毒法”是在用液氯处理自来水的同时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Cl2+NH3═NH2Cl+HCl,生成的NH2Cl能部分水解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起消毒杀菌的作用.
①氯胺能用于消毒杀菌的原因是NH2Cl+H2O?NH3+HCl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经氯胺消毒法处理后的水中,氮元素多以NH4+ 的形式存在.已知:
NH4+(aq)+1.5O2(g)═NO2-(aq)+2H+(aq)+H2O (l)+273kJ
NH4+(aq)+2O2(g)═NO3-(aq)+2H+(aq)+H2O (l)+346kJ
NO2-(aq)被O2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aq)+O2(g)═2NO3-(aq)△H=-146kJ•mol-1
(2)利用电解原理可将NO还原为N2,装置见图1,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薄膜做电极.

钯电极A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4H++4e-=N2 +2H2O.
(3)一氧化碳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四种金属氧化物(Cr2O3、SnO2、PbO2、Cu2O)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c(CO2)c(CO)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如图2.
①700℃时,其中最难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Cr2O3(填化学式);
②700℃一氧化碳还原①中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系数为最简整数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数值等于10-12
(4)一氧化碳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反应原理是:
Ni(s)+4CO(g)$?_{10-30℃}^{50-80℃}$Ni(CO)4(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填序号)
A.正反应的△S<0,△H<0   B.升温、加压有利于高纯镍的生成 C.该工艺中CO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汽车尾气净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平衡时的分压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表达式为$\frac{p({N}_{2})•{p}^{2}(C{O}_{2})}{{p}^{2}(NO)•{p}^{2}(CO)}$.若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N2移走,则平衡常数KP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的△H=-746.5kJ•mol-1
(3)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NO)=2a mol,n(CO)=a mol,n(N2)=b mol.
①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NO)=a mol,n(CO2)=b mol,则此时v=v(填“>”、“=”或“<”);
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frac{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图1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N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4)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NO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进行;在$\frac{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870K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现有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m+n> p(填“>”“=”“<”).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增大.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frac{c(B)}{c(C)}$将减小.(体积不变)
(5)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变深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Ⅱ将1mol I2(g)和2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若5分钟该达平衡,则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 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③⑤.(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4a+c=2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S>0
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Cl3
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12.5 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食盐
C.需用220 mL  1 mol•L-1 CuSO4溶液,配制时需称62.5g 的CuSO4•5H2O 晶体
D.所配得的500 mL  0.5mol•L-1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