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B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可与C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氮;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ⅤA族;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H3
(3)C的元素符号S,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SO3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NaOH.
(5)A、B、C、D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N3->Na+>H+

分析 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则A为H元素;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B的化合价为+5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应为N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6,则C应为S元素;B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可与C形成化合物D2C,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应为Na元素,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对应的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则A为H元素;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B的化合价为+5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应为N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6,则C应为S元素;B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可与C形成化合物D2C,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应为Na元素,
(1)B为N元素,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5,应在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ⅤA族,
故答案为:氮;二,ⅤA;
(2)A、B分别为H、N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H3
故答案为:NH3
(3)C为S元素,S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故答案为:S;SO3
(4)D为Na元素,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
故答案为:NaOH;
(5)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N3->Na+>H+
故答案为:S2->N3->Na+>H+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
6NO2+8NH3$?_{加热}^{催化剂}$7N5+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检验NH4+的方法是取样,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后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4+
(3)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4)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5)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有相同的(  )
A.原子数B.密度C.质子数D.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C→A→B→D→E (均用字母填写).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精确到0.01mL.
(3)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4)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溶液,无气泡.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4.4,终点时颜色变化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frac{80c({V}_{2}-{V}_{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中无配合物生成的是(  )
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含氟牙膏中加入氯化铝并不断充分搅拌
D.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是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固体   
②用铁坩埚灼烧氢氧化钠固体
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
④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 1mol/L NaOH溶液
⑤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A.②④⑥B.②③⑥C.①②④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的分子数为1NA
B.3.9g Na2O2固体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C.1mol Cl2与1mol 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0.1molN2和C18O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