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Fe2+、NO${\;}_{3}^{-}$、Na+B.Ag+、NO3-、Cl-、K+
C.K+、Ba2+、OH-、SO42-D.Cu2+、NH4+、Br-、OH-

分析 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性和氧化性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N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
B.Ag+、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Ba2+、SO4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Cu2+、NH4+和OH-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明确离子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水玻璃B.漂白粉
C.纯净的盐酸D.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A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化合物B2E为离子化合物,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常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集成电路芯片;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相同,其余各内层轨道均充满电子.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E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S<N.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填“高”或“低”).
(3)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采取sp2杂化.
(4)按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区,元素F在ds区,二价阳离子F2+与过量的A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
(5)元素A和C可形成一种新型化合物材料,其晶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其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6)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的立方晶胞(其中A显-3价,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则其化学式为Cu3N.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距离最近的两个F原子的核间距为a cm,则该化合物的晶胞密度为(用含a和NA的代数式表示)$\frac{103\sqrt{2}}{{{2a}^{3}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后者(填>、<或=).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熔融的KNO3③氨水 ④铝 ⑤Cl2 ⑥酒精(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②③④;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②.
(4)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 +CO2↑+H2O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准确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C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直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化铝(AlN0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图1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方案2]用图2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ab(填选项序号).
a.CCl4             b.C6H6              c.NH4Cl溶液         d.H2O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1N的质量分数是
$\frac{41V}{22400m}$×100%(用含m、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HCO3-+Al(OH)3↓.
(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主要用于军用水下动力,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Al-AgO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Ag生成
B.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C.消耗5.4g Al时,电路中转移0.6mol e-
D.电池总反应为:2Al+3AgO=Al2O3+3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适量CO2通入含0.8gNaOH的碱溶液中,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低温下蒸干 后得到1.0g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A.Na2CO3B.NaHCO3C.Na2CO3、NaHCO3D.Na2C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可以制备化工原料.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 CO2、3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反应在2min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O2和CO的体积分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2min内,用H2来表示的反应速率v(H2)=0.5mol/L•min;
②此时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③下列叙述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BC(填选项字母)
A.v(CH4)=2v(H2
B.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不变
C.反应中断裂2molC-H键同时消耗1mol H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不变
④已知:
 物质 H2 CO CH4 CH3COOH
 燃烧热(KJ/mol) 286 283 890 874
则反应CO2(g)+CH4(g)?2CO(g)+2H2(g)△H=248KJ/mol.
⑤为提高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反应压强、增大CO2的浓度(写两点).
(2)在催化作用下,甲烷和二氧化碳还可以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苏搜:在250-400℃范围内,乙酸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在250℃与4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相近,请分析判断实际生产选择的最佳温度是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提高温度耗费较高的能量,并且低温条件有利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向橙色的K2Cr2O7溶液中加适量的浓硫酸充分振荡后橙色变深
B.向装有少量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无明显变化
C.向装有淀粉和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H2SO4充分振荡后溶液变蓝
D.向装有少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CuSO4溶液充分振荡后产生大量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