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将1molE2(g)和1molF2(g)置于1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E2(g)+bF2(g)=cQ(g).当进行到Q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测得容器内c(E2)=0.9mol•L-1,c(F2)=0.8mol•L-1,c(Q)=0.2mol•L-1.则Q的化学式为(  )
A.E2F2B.E2F3C.EF3D.EF2

分析 当进行到Q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容器内c(E2)=0.9mol•L-1,c(F2)=0.8mol•L-1,c(Q)=0.2mol•L-1,则△c之比为(1-0.9):(1-0.8):(0.2-0)=1:2:2,可知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结合原子守恒确定化学式.

解答 解:1molE2(g)和1molF2(g)置于1L恒容密闭容器中,开始浓度均为1mol/L,当进行到Q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容器内c(E2)=0.9mol•L-1,c(F2)=0.8mol•L-1,c(Q)=0.2mol•L-1,则△c之比为(1-0.9):(1-0.8):(0.2-0)=1:2:2,可知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反应为E2(g)+2F2(g)=2Q(g),由原子守恒可知Q的化学式为EF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原子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硼与铝为同族元素.据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的最高纪录,硼、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硼酸(H3BO3)是极弱的一元弱酸.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用硼镁矿、碳铵法实验室制备硼酸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实验室需要把硼镁矿放在坩埚仪器中焙烧(填实验仪器).
(2)步骤③中采用减压过滤,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旋塞K;从NH4H2BO3溶液获得硼酸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获得硼酸晶体,下列实验条件容易使得到的硼酸晶体有较大颗粒的是C.
A.较高温度下快速蒸发
B.用冰水冷却 NH4H2BO3溶液
C.采用较稀的NH4H2BO3溶液
(3)硼酸是极弱的一元弱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硼酸溶液显酸性的原因H3BO3?H++H2O+BO2-;硼酸溶解度如图2所示,从操作③中获得H3BO3晶体需要洗涤、干燥,洗涤过程中需要用冷水(填“冷水”或“热水”),你的理由是硼酸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增大较快,用冷水洗涤能减少硼酸溶解损失;

(4)测定硼酸晶体纯度的试验方法是,取0.500 0g样品与锥形瓶中,滴加甘油,微热使样品溶解,迅速冷却至室温,滴加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15.80mL时到达终点.已知:每1.00mLNaOH滴定液相当于30.92mg的H3BO3,则该样品中H3BO3的质量分数为97.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Ⅰ.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Ⅱ.C中的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
Ⅲ.过滤C中的混合液.
Ⅳ.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①步骤Ⅰ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步骤Ⅱ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填化学式),其作用是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2)依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取5.5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1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编号1234
溶液的体积/mL10.0010.0010.00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19.9919.9817.1320.03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②Na2S2O3•5H2O(式量M=248)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9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装置中还存在的2个错误是小烧杯未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烧杯间未填满碎纸条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BDF(填序号).
A.盐酸的浓度
B.盐酸的温度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3)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 比热容为4.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56.8kJ•mol-1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正确的实验操作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工业上制备合成气的工艺主要是水蒸气重整甲烷:CH4(g)+H2O(g)?CO(g)+3H2(g);△H=+206kJ/mol,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4和1mol H2O,测得CH4(g)和CO(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min时用CH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min-1
B.使用高效催化剂能够增大CO的产率
C.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875
D.升高温度能使$\frac{c(C{H}_{4})}{c(C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N2和4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25%B.28.6%C.15%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序数逐渐增大.X为非金属元素,且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X、Y、Z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l-、OH-B.Na+、Ba2+、SO42-、NO3-
C.Na+、H+、Cl-、CO32-D.K+、Cu2+、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大于2 molSO3(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