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常温下,Ksp[Fe(OH)2]=1×10-15、Ksp[Fe(OH)3]=1×10-38、Ksp[Cr(OH)3]=1×10-23,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Cr2O72-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
①某含Cr2O72-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绿矾(FeSO4•7H2O),加入绿矾的目的是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浓度为0.1mol/L Fe2+与10.0mol/L Cr3+共沉淀的pH范围是7.0~8.0.

分析 由Ksp可知,Fe(OH)3的Ksp最小,则先加绿矾与含Cr2O72-废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然后调节pH使离子转化为沉淀,并结合Ksp计算pH.

解答 解:①FeSO4具有还原性,可与Cr2O7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故答案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②由Ksp[Fe(OH)2]=1×10-15,Fe2+开始沉淀时,c(Fe2+)=0.1mol/L,溶液的pH=7.0;完全沉淀时,c(Fe2+)=1×10-5mol/L时,溶液的pH=9.0,Ksp[Cr(OH)3]=1×10-23,c( Cr3+)=10.0mol/L时,c(OH-)=1×10-8mol/L,pH=6.0,完全沉淀时,c(Cr3+)=1×10-5mol/L时,溶液的pH=8.0,
共沉淀的pH范围是7.0~8.0,
故答案为:7.0~8.0.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还原反应、Ksp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共沉淀时pH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铁、铜混合粉末18.0克加入到100mL5.0mol/L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2.8克:
(1)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Cu+2Fe3+=Cu2++2Fe2+
(2)反应后溶液中无(填“有”或“无”)Fe3+,检验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则溶液无Fe3+
(3)反应后的溶液中Fe2+和Cu2+物质的量之和为0.75mol.
(4)求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
C.在20℃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 L大
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大于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3C(g)+2D(g)△H<0; 4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0.3 mol•L-1•min-1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大于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还需加入A、B.其中需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3mol.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C.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
(5)该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B、C、D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3mol、2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12mol的CO和0.12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min)05101520
c(CO2)(mol/L)0.000.020.030.030.03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常数变大的是A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移出二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0.04mol的CO、0.04mol的H2O、0.08mol的CO2和0.08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0.03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12mol 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升高(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CO2的质量分数降低(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重新投料,测得在某一时刻c(CO)=c(H2O)=0.09mol/L,c(CO2 )=c(H2)=0.13mol/L,则此时v(正)<v(逆)(用“>”、“<”或“=”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表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Ⅰ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ⅤⅡ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化学性质员不活泼的元素是Ne,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元素是F,最容易与氢气反应的单质是F2,金属性最强的单质是Na.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是Na,单质可以用于制漂白粉的元素是Cl2
(3)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
(4)A和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如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B.工业生产上向母液中加石灰乳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BAl,CSi,ES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写出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H3PO4>H2Si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粗铜中含多种杂质(如锌、金和银等),工业上常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在电解精炼时(  )
A.精炼时粗铜接电源负极
B.精炼时纯铜作阴极
C.杂质都将以单质形式沉积到池底
D.纯铜片增重2.56 g,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