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适量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
C.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甘油
D.天然油脂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分析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脂肪中;
C、油脂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D、天然油脂为混合物.

解答 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即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故A正确;
B、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脂肪中,故吃适量的油脂能增强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B正确;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故油脂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即甘油是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故C正确;
D、天然油脂为混合物,故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油脂的组成与性质以及在人体作用,难度较小,平时要有意识进行知识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钠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C.浓 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 NaOH 溶液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20.0mL.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B(从下列中选用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甲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量取好的浓硫酸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立即小心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①上述步骤中第①②步不恰当.
②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①②④③⑤.
③本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④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D(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⑥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没有进行操作④: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偏低.定容时俯视读数:偏高.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P、Q进行反应P(g)+2Q(g)?2R(g)+S(g),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共存
C.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甲乙两种烃,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
C.甲和乙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D.甲和乙的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2H2+O2=2H2O设计成原电池,若 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若把H2改为甲烷,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先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此时变红,则溶液中含Fe2+,否则不含(若填“合 理”,则此空可不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蛇纹石矿可以看做是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1.53.39.4
(1)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3+、Al3+
(2)进行Ⅰ操作时,控制溶液pH=7-8(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上表)Ca(OH)2不能过量,若Ca(OH)2过量可能会导致Al(OH)3溶解、Mg(OH)2沉淀生成.
(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NaOH(填入物质的化学式),然后过滤、洗涤、灼烧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或CO2(填写物质化学式).
(5)若热分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已知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碱式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