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填计算结果).
(2)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1
(3)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6H2O+N2

分析 (1)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则
       CO+H2O(g)?CO2+H2
开始   0.2    0.3           0     0
转化  0.12    0.12        0.12   0.12
平衡  0.08   0.18         0.12    0.12
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结合平衡浓度计算K;
(2)由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frac{①+②}{2}$得到CH4(g)+2NO2(g)=CO2(g)+2H2O(g)+N2(g);
(3)通入氨气的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和水.

解答 解:(1)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则
       CO+H2O(g)?CO2+H2
开始   0.2    0.3           0     0
转化  0.12    0.12        0.12   0.12
平衡  0.08   0.18         0.12    0.12
K=$\frac{0.12×0.12}{0.08×0.18}$=1,
故答案为:1;
(2)由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frac{①+②}{2}$得到CH4(g)+2NO2(g)=CO2(g)+2H2O(g)+N2(g),△H=(-574kJ•mol-1+-1160kJ•mol-1)×$\frac{1}{2}$=-867kJ•mol-1
即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1
故答案为: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1
(3)通入氨气的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为2NH3-6e-+6OH-=6H2O+N2,故答案为:2NH3-6e-+6OH-=6H2O+N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K的计算、盖斯定律应用、电极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C.在分液漏斗中分离两种液体时,要先从下端放出密度较大的液体,关闭活塞,取另一只烧杯后打开活塞再放出密度较小的液体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1不导电,但KC1是电解质
C.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A(g)+B(g)?2C(g)△H<0,反应进行到10s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2.4mol.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平衡时B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36%;
(2)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4)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体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时,对该反应产生的影响是CD;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5)可以证明恒温恒容条件下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C.B和C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之比不随时间而改变
D.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6)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某时刻测得A、B、C的浓度分别为1mol/L、3mol/L、2mol/L,则此时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了一条1-丁醇的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H2CHO$→_{Ni△}^{H_{2}}$CH3CH2CH2CH2OH

(1)利用图一装置可制备CO、丙烯等原料气体.①装置中e的名称是分液漏斗;②a的作用平衡内外压强,保证液体顺畅流下;
(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与甲酸作用来制备C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CO↑+H2O.
(3)制CO时,伴随的副产物还有少量S02、C02气体,某同学设计用图二装置进行检验.
①E1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是否有S02;E3的作用是:检验S02是否除尽;
②判断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E3中品红不褪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D;
A.高温、常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C.低温、高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一丁醇粗品,为提纯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03(饱和)→RCH(OH)S0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饱和NaHS03溶液,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NaCl质量分别是(  )
A.950mL  111.2gB.1000mL  117gC.1000mL  111.2gD.950mL  11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凭气味和颜色
B.通入AgNO3溶液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其颜色变化
D.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D.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H<0;△S<0B.△H>0;△S>0C.△H<0;△S>0D.△H>0;△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