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4.48L,质量是8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是1:3,CO的体积分数是25%,CO的质量分数是17.5%,混合气体中C和O的原子个数比是4:7,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40g/mol.

分析 计算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根据总质量、总物质的量列方程计算CO和CO2,根据n=$\frac{V}{{V}_{m}}$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令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及质量列方程计算x、y的值,可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利用$\frac{CO的物质的量}{总物质的量}$计算CO的体积分数,根据m=nM计算CO的质量,再利用$\frac{CO的质量}{总质量}$×100%计算CO的质量分数,计算C原子、O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判断C原子与O原子数目之比;根据$\overline{M}$=$\frac{{m}_{总}}{{n}_{总}}$计算平均摩尔质量.

解答 解:标况下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4.48L,物质的量为$\frac{4.48L}{22.4L/mol}$=0.2mol,
令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left\{\begin{array}{l}{x+y=0.2}\\{28x+44y=8}\end{array}\right.$
解得:x=0.05,y=0.15
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0.05mol:0.15mol=1:3,
CO的体积分数为$\frac{0.05mol}{0.2mol}$=25%,
CO的质量为0.05mol×28g/mol=1.4g,故CO的质量分数为$\frac{1.4g}{8g}$×100%=17.5%,
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5mol-0.05mol=0.1mol,所以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数目之比为(0.05mol+0.15mol):(0.05mol+2×0.15mol)=4:7,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frac{8g}{0.2mol}$=40g/mol,
故答案为:1:3;25%;7.5%;4:7;40g/mol.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Na2O2+2NO2=2NaNO3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充分反应后,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现象,则产物是亚硝酸钠.
③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4H++3MnO4-═5NO3-+3Mn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仪器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1)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确保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4)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 Fe与足量稀HNO3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B.在1 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0.1 NA 个Al3+
C.在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0.2NA个NH3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个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命名下列物质:
(1)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CH3CH(CH3)CH(CH2CH3)C(CH33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2-甲基-2,4-己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00ml 0.2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SO42-0.02mol,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 mol/L.
(2)5molCO2的质量是220g;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10NA(或6.02×1024)个.
(3)3.01×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质量为8.5g,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这些OH-与0.5mol NH3的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W、M、N、X、Y、Z是六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M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N与X相邻;X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M、N、Y、Z四种元素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Al3+(填离子符号).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d(填字母序号).
a.M、X、Z形成的单质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M>X>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
c.M3W和MW3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d.X单质可溶于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
(3)Y元素与Z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氯(填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Cl2=S↓+2NaCl.
(4)室温下,Cu、N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材料为Cu;Cu、N单质与足量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组成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O3-+4H++3e-═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不能给正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某纯碱、小苏打的混合物,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设计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9.5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10.0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12.8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14.4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第一个洗气瓶作用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第二个洗气瓶中加什么溶液浓硫酸.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最终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不要步骤⑤,测试的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55.8%.
(6)乙同学觉得该方案有不足,需改进,你觉得他的改进方法可能是在U形管后面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器.
(7)丙同学做过该实验后认为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测定,下方案你觉得可行的有ACD.
A、对固体加热测质量变化     B、加足量盐酸排水法测气体体积
C、加足量氯化钡测沉淀质量    D、加足量氢氧化钡测沉淀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