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元素,一般情况下,钠约占成人体重的0.15%.钠元素对应的化合物因组成与结构性质差异很大.
(1)钠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6个轨道,写出同一周期中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2或者3s23p4
(2)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钾的高(填“高”或“低”),原因是钾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小,晶格能越小导致离子晶体的熔点越低,所以氯化钠的熔点高于氯化钾.
(3)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氨气,试用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的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氟化钠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是AC(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D.范德华力
(5)卡斯纳法制取金属钠的原理是:以氢氧化钠为原料,放入铁质容器中熔化,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以镍为阳极,铁为阴极,在阴极析出金属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H$\frac{\underline{\;电解\;}}{\;}$4Na+2H2O+O2↑.其中,氧化产物是O2,若反应转移0.8mol电子,至少消耗32g NaOH.

分析 (1)钠原子核外含有11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s能级含有一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据此判断;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即为3p2或者3p4,该元素为硅或硫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2)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数成正比;
(3)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氨气,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
(4)在氟化钠溶液中,存在氟离子,钠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据此分析;
(5)电解熔融的氢氧化钠,钠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Na,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方程式,由化合价的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

解答 解:(1)钠原子核外含有11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s能级含有一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所以钠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了6个轨道;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即为3p2或者3p4,该元素为硅或硫元素,所以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或者3s23p4,故答案为:6;3s23p2或者3s23p4
(2)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数成正比,钠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所以氯化钾的晶格能小于氯化钠,则氯化钠的熔点高于氯化钾,
故答案为:高;钾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小,晶格能越小导致离子晶体的熔点越低,所以氯化钠的熔点高于氯化钾;
(3)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促使NH3的挥发,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的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在氟化钠溶液中,存在氟离子,钠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所以存在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水分子内的氢氧共价键,所以不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
故选:AC;
(5)电解熔融的氢氧化钠,钠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Na,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水,则电极方程式为:4NaOH$\frac{\underline{\;电解\;}}{\;}$4Na+2H2O+O2↑,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气为氧化产物,反应中4mol氢氧化钠转移4mol电子,则若反应转移0.8mol电子,消耗0.8molNaOH,其质量为m(NaOH)=nM=0.8mol×40g/mol=32g;
故答案为:4NaOH$\frac{\underline{\;电解\;}}{\;}$4Na+2H2O+O2↑;O2;3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熔沸点的比较,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微粒之间的作用力的判断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解时把握电解时阴阳两极发生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家在研究金属矿物质组分的过程中,发现了Cu-Ni-Fe等多种金属互化物.
(1)鉴别某种金属互化物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
(2)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试从铜原子核外电子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Cu+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而Cu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d9,因为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稳定,所以固态Cu2O稳定性强于CuO.
(3)镍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Ni(SCN)2.(SCN)2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5:4;类卤素(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异硫氰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形成氢键.
(4)立方FeO晶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设晶胞边长为a cm,密度为b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frac{288}{{a}^{3}b}$/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人工制备的FeO晶体常存在缺陷(如图2),已知某氧化物样品组成为Fe0.96O,该晶体中Fe3+与Fe2+的离子个数之比为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烃的含氧衍生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介于118和150之间,碳、氢质量分数之和为51.52%,求M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性:F2>Cl2>SB.稳定性:HF>HCl>H2S>PH3
C.离子半径:K+>Al3+>S2->Cl-D.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Br2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  )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取代反应D.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1000mL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溶液中有关阴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B.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M、N两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种类不同
D.CD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
B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中不含醛基
C[将一定量的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
浓缩至有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
得到NaCl晶体
D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从而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6g NO2和N2O4含有2nA个氧原子
B.1mol Na在空气中燃烧,转移2nA个电子
C.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标况下,22.4LHF中含有nA个HF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气体既易溶于水并且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
A.NH3B.HClC.SO2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