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太阳能电池使用的高纯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B.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贮存的能量,姑动物粪便不属于生物质能
C.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D.金刚石、C60、纳米碳管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都属于原子晶体,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C60均有很高的熔沸点.

分析 A.高纯硅在工业生产中是利用碳还原二氧化硅生成硅和一氧化碳;
B.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金刚石、纳米碳管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都属于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

解答 解:A.高纯硅在工业生产中是利用碳还原二氧化硅生成硅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收有毒气体,粗硅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被氢气还原得到高纯硅和氯化氢,有污染,故A错误;
B.农业废弃物、动物粪便也是生物质能,故B错误;
C.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可以用酒精消毒,故C正确;
D.C60为分子晶体,不是原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同素异形体和晶体结构的判断、能量变化的理解应用,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锂空气电池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拥有更强的蓄电能力,是传统锂电池容量的10 倍,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放电时,b 电极为电源的正极,电极的反应为O2+2H2O+4e-=4OH-;充电时,ɑ电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①写去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②该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铁、铬、铜以及它们的合金,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属于物理变化
C.若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其为胶体;放电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D.Na2CO3•10H2O在干燥空气中失水和木材干馏制焦炭都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一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称量.与厚铜片相比质量变化正确的有(  )
①醋酸  ②甲醇  ③石灰水.
A.①变轻,②变重,③不变B.①变轻,②不变,③变重
C.①变轻,②不变,③不变D.①变重,②不变,③变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H2O2分解的速率为(1)>(2)
B.图乙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2(l)═2H2O(l)+O2(g)△H>0
D.图甲中(1)、(2)两个实验中H2O2分解的△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I.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Zn+Cu2+═Zn2++Cu,Zn+2H+═Zn2++H2↑;
(2)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Fe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FeSO4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表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  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Ⅱ、某兴趣组进行下列实验测定某稀硫酸的质量分数,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操作①:取5.00mL稀H2SO4溶液(密度为1.00g/mL)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
操作②:用0.1000mol/LKOH标准溶液滴定;
操作③:用同样方法滴定,4次消耗K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0.4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如何判定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KOH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AD(填序号).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量取稀H2SO4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未用稀H2SO4溶液润洗
C.滴定速度过快,又未摇匀,停止滴定后发现红色褪去
D.滴定前读数时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
(6)分析数据,计算稀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后,某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短周期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和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1)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2)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稀硫酸、B碳酸钠、C硅酸钠溶液;
(3)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H2O+SiO32-=H2SiO3↓+CO32-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S>C>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燃煤能排放大量的CO、CO2、SO2,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SO2、CO、CO2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将SO2 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若A为SO2,B为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42-
(2)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CH3OH+H2O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
2H2(g)+O2(g)=2H2O(g)△H=-b kJ•mol-1
H2O(g)=H2O(l)△H=-c kJ•mol-1
CH3OH(g)=CH3OH(l)△H=-d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 )△H=-($\frac{3}{2}$c+2d-a-b)kJ•mol-1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H2CO
1650421.62.46
2900210.41.63
3900abcdt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0.17,该反应的△H<0(填“>”或“<”).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frac{b}{a}$的值>1(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则此时V>V(填“<”,“>”,“=”).
④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A.
A.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