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a、b、d、e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
C.b、f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够相互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0.10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NaOH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54 |
2 | 20.00 | 6.00 | 26.00 |
3 | 20.00 | 1.40 | 21.36 |
(1)滴定时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 。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4)某同学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 中(填“甲”或“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将盛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可观察到溶液充满试管
C.金属镁着火可用CO2灭火
D.向 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转化成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B.明矾常作为净水剂,双氧水通常可用于作杀菌消毒
C.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D.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2 min末浓度/mol·L-1 | 0.08 | a | b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 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 0.03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BaCl2溶液中通入下列气体后,溶液中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
A. SO2 B. 先通NO2 ,后通SO2 C. 先通SO2,后通H2S D. NH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氨气和氯气混合可发生下列反应: 2NH3+3Cl2 → 6HCl+N2,NH3+HCl → NH4Cl。
常温常压下,取总物质的量为12mol的氯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完全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做54、55题
反应前氯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要求解题过程)
反应后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要求解题过程)
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Ⅰ | Ⅱ | Ⅲ | Ⅳ | |
盐酸液的体积(mL) | 30 | 30 | 30 | 30 |
样品(g) | 3.32 | 4.15 | 5.81 | 7.47 |
二氧化碳的体积(mL) | 672 | 840 | 896 | 672 |
由第Ⅰ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49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_________mL(标准状况)。(要求解题过程)
另取3.32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要求解题过程)。
由上表中第Ⅳ组数据可以确定所用的HCl(aq)的浓度为 _______2.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BaCl2溶液中通入下列气体后,溶液中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
A. SO2 B. 先通NO2 ,后通SO2 C. 先通SO2,后通H2S D. NH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