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 .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氨的制取和性质.. | |
专题: | 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氮族元素. |
分析: | (1)依据装置仪器分析回答,浓氨水滴入锥形瓶中利用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需要选择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或碱石灰; (2)装置A是利用分液漏斗滴入锥形瓶中不加热反应,制取无色气体分析判断; (3)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氧化铜做氧化剂氧化氨气生成铜、氮气和水;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依据装置图分析判断是利用浓硫酸吸收过量氨气,同时避免F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D; (5)依据量气管的使用方法回答; (6)干燥管D增重mg为反应生成的水,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为反应生成的氮气;依据元素守恒计算得到. |
解答: | 解:(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碱石灰固体,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 (2)利用装置A,可制取的无色气体; A.制备氯气Cl2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A不符合; B.可以制备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B符合; C.可以制备CO2 气体,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生成,故C符合; D.NO2是红棕色气体,故D不符合; 故选BC;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与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 (4)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故答案为: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6)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为水物质的量=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验证和反应现象分析判断判断,装置流程分析,量气装置的使用方法,测定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碘、镁、铀等微量元素
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 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C.海水是锂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来自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干燥Cl2 B.配制100 mL 0.1 mol·L-1 硫酸溶液
C.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1 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4NA个离子 |
| B. | 0.1 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
| C. | 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
| D. | 1 mol/L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向40 mL 8 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Fe+4H++N03﹣═Fe3++NO↑+2H2O |
| B. | 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 C. |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
| D. | 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乙烯与氢气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D.苯与硝酸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