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产物环己烷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可以用于表示苯的分子结构,但是其中并不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不相同
C. 苯的分子式是C6H6,苯分子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
D.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1.2 LH2和14gN2所含原子数相同;
③28gCO 的体积约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①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
②H2(g) + S(g) = H2S(g) ΔH=-20.1 kJ·mol-1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H2O(g)吸收241.8 kJ热量
B. 水蒸气和硫化氢的能量相差221.7 kJ
C. 由①②知,水的热稳定性小于硫化氢
D. 反应②中改用固态硫,1 mol H2完全反应放热将小于20.1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
(3)步骤⑤是萃取、分液,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在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以下略。
A.直接将含碘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含碘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含碘苯溶液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含碘苯溶液从上口倒出
(4)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乙烯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铬和铜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铬原子的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___,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 比较第二电离能Cu______Zn(填“>”、“=”、“<"),理由是_________。
(3)铬的一种氧化物常温下呈蓝色,化学式为CrO5,已知该氧化物中铬为+6价,请写出CrO5的结构式___________。
(4)氧化亚铜溶于浓氨水中形成无色配离子[Cu(NH3)2]+,则该配离子中铜的化合价为________,杂化类型为_________。[Cu(NH3)2]2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
(5)已知图1为铬的晶胞结构图,则铬晶胞属于______堆积,晶跑中实际拥有的铬原子数为_______;图2是铜的晶胞结构图,若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该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双选,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
C.v正(CO2)=v逆(CO) D.c(CO2)=c(CO)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若起始时把Fe和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②再通入CO___________。
(5)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①从图中看到,反应在t2时达平衡, 在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单选)
A.升温 B.增大CO2浓度
②如果在t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t4~ t5时间段反应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上画出t3~ t5的V(逆)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 验证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试管口 | ________ | 猜想Ⅰ 成立 |
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Na2SO4溶液 | 有气泡冒出,无白色沉淀 | 猜想Ⅱ 不成立 |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溶解,_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Ⅲ 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