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F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②将Fz通入稀的NaOH溶液中可得到OF2、NaF和水;
(2)①双氧水可以可作是二元弱酸,说明双氧水分子能发生两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已知常温下1L的H2O2相当于48.3mol,K=$\frac{c(H{\;}^{+})•c(HO{\;}_{2}{\;}^{-})}{c(H{\;}_{2}O{\;}_{2})}$=1.67×10 -12,H2O2与Ba(OH)2作用形成正盐为BaO2,同时生成水;
②乙基蒽醌作催化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双氧水;
③水在阳极上失电子生成双氧水;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解答 解:(1)①F元素为-1价,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OF2中O为+2价,故答案为:+2;
②将Fz通入稀的NaOH溶液中可得到OF2、NaF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F2+2NaOH=2NaF+H2O+OF2,故答案为:2F2+2NaOH=2NaF+H2O+OF2;
(2)①双氧水可以可作是二元弱酸,说明双氧水分子能发生两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则它的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根据K=$\frac{c(H{\;}^{+})•c(HO{\;}_{2}{\;}^{-})}{c(H{\;}_{2}O{\;}_{2})}$=1.67×10 -12;则c(H+)=$\sqrt{1.67×10{\;}^{-12}×48.3}$=9×10-6mol/L;H2O2与Ba(OH)2作用形成正盐为BaO2,同时生成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Ba(OH)2=BaO2+2H2O;
故答案为:H2O2?H++HO2-;9×10-6mol/L;H2O2+Ba(OH)2=BaO2+2H2O;
②通过图示可知,用乙基蒽醌作催化剂制取双氧水,反应为: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故答案为: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
③电解总方程式3H2O+3O2$\frac{\underline{\;电解\;}}{\;}$3H2O2+O3,水在阳极上失电子生成双氧水,其电极方程式:2H2O-2e-=H2O2+2H+,故答案为:2H2O-2e-=H2O2+2H+;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
故答案为:4KO2+2CO2=2K2CO3+3O2.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知识题目,涉及化合价、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常数的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 |
B. |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 |
C. | 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发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 |
D. |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5L | B. | 0.1L | C. | 2L | D. | 1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