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用98%浓硫酸配制2mol/L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未冷却就转移、定容B.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量筒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

分析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和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n偏小或者使V偏大的操作都能是溶液浓度偏低,反之溶液浓度增大,

解答 解:A.未冷却就转移、定容,冷却后,液面下降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A不选;
B.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
D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体积偏大,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和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B 常温下铜片插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常温下铜遇浓硫酸钝化
 C 用洁净的铁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含有Na+,一定不含K+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CaS用于制备除虫剂、发光材料等.某课题组拟用硫酸钙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备硫酸钙并检验产物.
(1)甲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检验气体产物:

①B装置作用是除去酸性气体;
②D和E装置能检验装置A的反应产物是CO;
③E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2)乙同学提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A中的气体产物可能还有CO2、SO2,为了验证他的猜想,结合上述装置并选择下列仪器设计方案(同一种仪器可重复使用).

①气流从左至右,仪器连接顺序为A、FJ、F、I、M.
②能证明有SO2的现象是第1个F中溶液褪色;能证明有CO2的现象是第2个F中溶液不褪色,I中溶液变浑浊.
③除去SO2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5SO42-+4H+
(3)经试验检验气体产物有SO2、CO、CO2且气体体积之比为1:1: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SO4+3C $\frac{\underline{\;高温\;}}{\;}$CaS+CaO+SO2↑+2CO2↑+CO↑.
(4)利用重量法测定固体产物的质量之比,即将样品溶于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等.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已知CaS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合物按照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熔融NaCl ③稀硫酸 ④蔗糖 ⑤乙醇 ⑥氯水   ⑦Al2O3 ⑧NH3 ⑨氨水  ⑩Cu⑪CaCO3⑫SO2⑬Al(OH)3⑭NaOH⑮CH3COOH
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⑦⑪⑬⑭⑮;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⑧⑫.
能导电的是②③⑥⑨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费电解质的是③⑥⑨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体积相同且pH均为1的HCl、H2SO4、CH3COOH中分别加入过量的Mg.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瞬间HCl、H2SO4、CH3COOH反应速率相等
B.至反应结束时CH3COOH中放出H2的总量最多
C.收集相同体积的H2的CH3COOH所用时间最长
D.至反应结束时HCl、H2SO4收集到H2的体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a.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丙.
b.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已知同种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正(带“正”或“负”)电荷.
(2)某学生欲用98% (ρ=1.84g/cm3)的硫酸配制6.0mol/L的H2SO4溶液95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d.实验所用98%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e.该实验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0mL容量瓶.
f.若配制操作定容时,眼睛俯视,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大(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无气体产生但溶液质量变重的是(  )
A.H2SO4B.CuSO4C.Fe2(SO43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成了NO2
D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存在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少许Mg3N2,并探究其性质(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图中A部分为产生氨气的装置).

已知:①在加热条件下氨气可还原氧化铜生成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②在空气中加热镁粉可以得到氧化镁和极易水解的Mg3N2
(1)如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干燥管,装置E中试剂的作用是干燥N2
(2)若该同学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氨气,则A部分的最佳装置(图2)是I(填序号),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装置D中U型管内液体和新制氯水相比较,溶液中的微粒(包括离子、分子)种数后者多(选填“前者多”、“后者多”或“相等”).
(4)实验前F中加入ag镁粉,实验后测得F中固体bg,则装置C中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至少为$\frac{3(b-a)}{28}$mol,则实验测得氮化镁中镁、氮的原子个数比为$\frac{7a}{12(b-a)}$(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5)上述实验中若去掉制备装置右端的G装置会导致测得氮化镁中镁、氮的原子个数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