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A,B,C,E都能与D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两种化合物,其最简式为XY和X2Y型.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名称:A是氢,C是氮,E是钠.
(2)A,C,D三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NO3,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H2O=NH3•H2O+H+
(3)最简式为AD的物质的电子式为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该物质的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写出少量该物质的水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OH-+Ba2+=BaCO3↓+H2O.
(5)有反应3A2(g)+C2(g)?2CA3(g),在一定条件下8g气体A2和56g气体C2充分反应得到25.5g气体CA3,放出热量69.3kJ,用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若将等量A2和C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起始温度,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维持温度恒定不变,甲容器体积不变,乙容器体积可变,反应达平衡后,甲、乙两个容器中C2的转化率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分析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最多含有8个电子,则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A,E同主族,A,B,C,E都能与D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两种化合物,其最简式为XY和X2Y型,则D为O元素,A为H,E为Na,C的原子序数介于氧和碳之间,所以C为N,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最多含有8个电子,则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A,E同主族,A,B,C,E都能与D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两种化合物,其最简式为XY和X2Y型,则D为O元素,A为H,E为Na,C的原子序数介于氧和碳之间,所以C为N,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是氢元素,C是氮元素,E是钠元素,
故答案为:氢、氮、钠;    
(2)A为H,C为N,D为O,三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其化学式为 NH4NO3,该化合物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使其水溶液呈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
故答案为:NH4NO3;NH4++H2O=NH3•H2O+H+; 
(3)最简式为AD的物质为H2O2,其电子式为 ,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H2O2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 
(4)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则该物质为NaHCO3,少量NaHCO3的水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Ba2+=BaCO3↓+H2O,
故答案为:HCO3-+OH-+Ba2+=BaCO3↓+H2O; 
(5)有反应3H2(g)+N2(g)?2NH3(g),在一定条件下8g气体H2和56g气体N2充分反应得到25.5g气体NH3,放出热量69.3kJ,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热要按生成的氨气计算,生成25.5g即为1.5molNH3,放出热量69.3kJ,则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69.3kJ×$\frac{2}{1.5}$=92.4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若将等量H2和N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起始温度,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维持温度恒定不变,甲容器体积不变,乙容器体积可变,由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反应达平衡后,甲中的压强小于乙,所以甲、乙两个容器中N2的转化率甲小于 乙,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4kJ/mol;小于.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各元素的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金属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铝因在空气中形成的一薄层致密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使得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水都是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碳60(C60)晶体②硼晶体③Na2O晶体④CaF2晶体⑤P4O10晶体⑥碳化硅晶体.其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③④,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①⑤,属于原子晶体的是②⑥.
(2)有下列分子:HCN、P4、SO2、PCl3、BF3,其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P4、BF3
(3)有下列离子:SO32-、SO42-、CO32-,其中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SO42-,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杂化的是CO32-
(4)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6;与每一个钙离子距离最近并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1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常温下,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制备HCl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SO4$\frac{\underline{\;加热\;}}{\;}$NaHSO4+HCl↑.工业上制备HCl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它的水溶液叫做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温度为400℃,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的CH3CHO(g)和1mol的O2,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压强是反应开始时的$\frac{11}{15}$倍,则0~10min内v(CH3COOH)=0.08mol(L•min),平衡时CH3CHO的转化率为80%,此温度时平衡常数K=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烧瓶中充满标准状况下干燥的HCl和N2、O2的混合气,已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8,进行喷泉实验后,理论上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22mol•L-1B.0.045mol•L-1C.0.8mol•L-1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①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mol N2和6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Q<184.8kJ(填“>”、“<”或“=”).
②已知:
1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391kJ.
③某温度下,把10mol N2与28mol H2置于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内,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氮气的平衡转化率为60%,则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18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3.6.欲增大氮气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增加氢气的浓度、移走氨气、降温等(写一种措施即可).
(2)某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产生氧气,同时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①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两个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和Fe-6e-+8OH-=FeO42-+4H2O.
③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0.28g.
④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FeO42-+6e-+5H2O=Fe2O3+10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消除氮的氧化物可采用以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H
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5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时间/min
010204050
T11.20.90.70.40.4
T21.20.80.560.5
①温度为T1℃时,0~20min内,v(CH4)=0.0125mol/(L.s).
②T1<T2(填“>”或“<”,下空同);△H<0,判断理由是升高温度,NO2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N}_{2})×c(C{O}_{2})×{c}^{2}({H}_{2}O)}{c(C{H}_{4})×{c}^{2}(N{O}_{2})}$,温度为T1℃时,K的值为6.4.
④温度为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H4和1.2mol NO2,达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已知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如图绝热容器一段时间后,压缩和拉伸活塞过程中气体的透光率(气体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大)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a点与c点相比,c (NO2)更大的是c,体系温度更低的是a.
②d点,v(NO2)>v(NO2)(填“>”、“<”或“=”).
③下列说法能说明透光率不再发生改变的有ad.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H不再改变
c.v(N2O4)=2v(NO2)         d.N2O4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NOFNe
3NaMgAlSiS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2)N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N和O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O;  (4)H2S和HCl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Cl;
(5)MgO和Al2O3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l2O3
(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
(7)SiO2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8)誉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它的化学式是H2O2,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m(H):m(O)=1:16;(相对原子质量:H-1,O-16)
(9)镁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写出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MgCl2(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