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电离:H2A?H++HA-,HA-?H++A2-己知相
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H2A)>a(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mol•L-1的H2A溶液
B.0.01mol•L-1的NaHA溶液
C.0.01mol•L-1的HCl与0.04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mol•L-1的NaOH与0.02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请将四种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代号)
(1)c (H+)A>C>B>D.
(2)c (H2A)C>A>B>D.
(3)c (A2-)D>B>C>A.

分析 电离度α(H2A)>α(HA-),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抑制HA-的电离和水解,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 解:C中的HCl与NaHA发生反应HCl+NaHA=H2A+NaCl后,得到0.005mol/LH2A、0.015mol/LNaHA的混合溶液,
D中0.02mol/L的NaOH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以后,发生反应NaOH+NaHA=Na2A+H2O,得到的是0.01mol/LNa2A溶液,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c(A2-)最大,
根据相同浓度时的电离能力K1>>K2可知,C溶液中的HA-基本不电离,对溶液中c(H+)的增大贡献极小,
由于浓度大,对H2A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致使C中c(H+)不如溶液A大,但c(H2A)大于A,
所以,A中的溶质是0.01mol•L-1的H2A,B中的溶质是0.01mol•L-1的NaHA,C中的溶质是0.005mol/LH2A、0.015mol/LNaHA,D中的溶质是0.01mol/LNa2A,
(1)c (H+)相同浓度时的电离能力K1>>K2可知,且HA-抑制酸电离,所以c(H+)大小顺序为:A>C>B>D,故答案为:A>C>B>D;
(2)HA-抑制酸电离,所以c(H2A)最大的是C,HA-的水解程度最小,所以c(H2A)最小的是D,所以c (H2A)大小顺序为:C>A>B>D,故答案为:C>A>B>D;
(3)盐类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c(A2-)最大的是D,H2A第二步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A2-)最小的是A,所以c (A2-)大小顺序为:D>B>C>A,故答案为:D>B>C>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的大小,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及盐类水解特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物质A~K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气体单质,A、H为常见金属.试回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是H2,I是FeCl2,K是Fe(OH)3
(2)写出“C→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写出反应“F→G”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NaClB.NaClOC.双氧水D.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1molCO(g)与适量的SO2(g)反应生成S(s)和CO2(g)时,放出135kJ的热量,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
若1molCH4(g)直接将NO2(g)还原至N2(g),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H2=-1160KJ/mol.
(3)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转化为N2(g)和CO2(g)得到净化.已知 2NO(g)+2CO(g)?N2(g)+2CO2(g)△H<0
在25℃、101kPa下,将2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0~15min 内,v(CO2)=0.027 mol?L-1?min-1,25℃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0.14(该空保留2位小数);
②20min 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O浓度下降,则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a(填选项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CO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积
(4)SO2尾气常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减少SO2气体污染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HSO3.已知NaHSO3溶液同时存在以下两种平衡:
①HSO3-?SO32-+H+,②HSO3-+H2O?H2SO3+OH-;常温下,0.l mol/L NaHSO3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H2SO3)<c(SO3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固体NH4Cl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用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frac{\underline{\;\;△\;\;}}{\;}$N2+3H2O+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的是(  )
A.1.6gCH4中含有的分子数
B.1molH2SO4中含有的H+ 数
C.2.4gMg中含有的原子数
D.标准状况下22.4LCO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分别进行如表所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浓液有气体生成,溶液未呈红色稀硝酸不能将Fe氧化为Fe3+
B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C向某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没变原溶液中无NH4-
D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里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蓝色沉淀Cu(OH)2的Ksp小于Mg(OH)2的Ksp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体积V1L)和盐酸(体积V2L)混合后,按下列不同情况分析填空:
(1)若V1=V2则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c(Cl-)>c(NH4+)>c(H+)>c(OH-);
(2)若V1=2V2则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c(NH4+)>c(Cl-)>c(OH-)>c(H+);
(3)若2V1=V2则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c(Cl-)>c(H+)>c(NH4+)>c(OH-);
(4)若混合后溶液中c(NH4+)=c(Cl-),则需要V1>V2(填“<”、“>”、“=”),此时溶液的PH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42-向Al电极移动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500mL硝酸银溶液,当消耗铜电极32 g时,电解池溶液中p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