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A得到的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则A为CH2=CH2,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D,则B为醇,C为醛,D为羧酸,故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B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A得到的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则A为CH2=CH2,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D,则B为醇,C为醛,D为羧酸,故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B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
(1)A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C是乙醛,F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2H4;乙醛;
;
(2)D为CH3COOH,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检验方法为向D中滴几滴NaHC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剂),若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红),则含有羧基官能团(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故答案为:羧基;向D中滴几滴NaHC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剂),若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红),则含有羧基官能团(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3)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2H5OH+O2$→_{△}^{Cu}$2CH3CHO+2H2OCH3COOH+C2H5OH,③
该反应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2C2H5OH+O2$→_{△}^{Cu}$2CH3CHO+2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酯化(或取代).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及推断能力,明确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2OH-═CO32-+H2O | |
B. | 溴水中通入适量的SO2:Br2+SO2+2H2O═2Br-+SO42-+4H+ | |
C. | Cu溶于稀硝酸:Cu++2H++NO3-═Cu2++NO2↑+H2O | |
D. | 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化学反应 | 能量转化形式 |
A | 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
B | Pb+PbO2+2H2SO4 $?_{放电}^{充电}$2PbSO4+2H2O | 使用时放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
C | mH2O+nCO2 $→_{叶绿体}^{光}$Cn(H2O)m+O2 | 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
D |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 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CH4$→_{△}^{催化剂}$CH3COOH | |
B. | 2CO2+6H2$→_{△}^{催化剂}$C2H5OH十3H2O | |
C. | 2CO2+6H2$→_{△}^{催化剂}$CH2=CH2+4H2O | |
D. | 6CO2+6H2O$\stackrel{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Na+)>c(HRO3-)>c(H+)>c(RO32-)>c(OH-) | |
B. | c(HRO3-)+c(RO32-)+c(OH-)=c(H+)+c(Na+) | |
C. | c(Na+)=c(HRO3-)+c(H2RO3)+c(RO32-) | |
D. | 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