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既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用溴水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C.糖类、油脂、蛋白质三类物质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C5H10O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为六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
C.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
c(NaOH)<c(Na2CO3)<c(CH3COONa)
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CH3COO-)>c(N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于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已知①亚氯酸钠(NaClO2)受热易分解。
②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③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1”需要鼓入空气,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结晶后需要对晶体洗涤,为了减少损失,可以用_______洗澡晶体。
(4)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
(5)要得到纯的亚氯酸钠晶体(NaClO2·3H2O),对粗产品的必须进行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浓硫酸和足量铜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5.6LNO和5.6 L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为0.5NA
C.0.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 NA
D.将NA个NH3分子溶于1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B、D、R、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内无中子,B与D同周期,R与Q同周期,A与R同主族,D与Q同主族,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B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请用对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Q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族。
(2)D、R、Q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A、B两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为5: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X,X的电子式为_______。
(4)由A、B元素形成的A2B4可以与O2、KOH溶液形成原电池,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5)由A、D、R、Q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RAQD3)(已知A2QD3的Ka1=1.2×10-2、Ka2=6.3×10-8),则Y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室温下,向Y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溶液中c(AQD3-)=c(QD32-),则此时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6)Fe与D元素可形成Fe2D3、Fe3D4等化合物。向5.2g Fe2D3、Fe3D4、Cu的混合中加入0.5mol/L的硫酸溶液14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2 ml 0.1mol/L的亚硫酸(H2SO3)溶液,恰好跟20ml浓度为0.02mol/L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产物之一为H2SO4,则元素铬(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 酸 | 盐 | 酸性氧化物 | |
A | 纯碱 | 盐酸 | 烧碱 | 二氧化硫 |
B | 烧碱 | 硫酸 | 食盐 | 一氧化碳 |
C | 氨水 | 醋酸 | 石灰石 | 二氧化碳 |
D | 苛性钾 | 碳酸 | 胆矾 | 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B、C、D、E代表五种常见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E的基态3d轨道上有2个电子,A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2分子中,A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与B形成的一种橙红色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由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或近似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图所示为C、D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若a=5.6×10-8 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