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 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
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 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
A.70% B.52.4%
C.47.6% D.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H22O6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Br2
C.1 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6.8gNaHCO3和7.8gNa2O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最后容器内物质是( )
A.Na2CO3,Na2O,O2 B.Na2CO3,O2,H2O(g)
C.Na2CO3,CO2,O2,H2O(g) D.NaHCO3,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1: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为红.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进行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 | 实验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 | 将实验Ⅰ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①气体成分为 |
实验Ⅱ | ②取实验Ⅰ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 | ③ 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MgCO3 |
实验Ⅲ | 取实验Ⅰ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④溶液中存在 |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1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称取实验1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恒温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A(g)+ B(g) C(g)+ D(g),加入起始浓度相近的A
和B,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可能有三种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⑴的K<1 B.⑵的K≈1 C.⑶的K>1 D.以上三种可能全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上图1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上图2装置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mol·L-1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 电的M端为 ▲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② 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③ 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 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mL 。
(3)下图3是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写出 a处的电极反应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C(s)+CO2(g) 2CO(g) 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质量 C.增大压强 D.加入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