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备Cl2 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是①②③④⑤.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⑤KMnO4和浓盐酸混合
(2)若用含有0.2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浓盐酸的浓度随反应的不断进行逐渐变稀,变稀后将不再反应.
(3)①装置B的作用是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装置E 的作用应该是吸收氯气.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认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E与F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加入碘化钾淀粉试液.

分析 加入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也可用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⑤KMnO4和浓盐酸混和,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用于吸收检验水,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D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E中四氯化碳吸收氯气,防止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加入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也可用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⑤KMnO4和浓盐酸混和,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用于吸收检验水,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D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E中四氯化碳吸收氯气,防止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
(1)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⑤KMnO4和浓盐酸混和.都是实验式常用制备氯气的方法,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2)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反应需要加热,氯化氢易挥发,反应消化氯化氢,随反应的不断进行浓盐酸的浓度逐渐变稀,稀盐酸不反应不与MnO2反应,
故答案为:浓盐酸的浓度随反应的不断进行逐渐变稀,变稀后将不再反应;
(3)①硫酸铜吸水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检验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白色固体变蓝色;
②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盐酸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故次氯酸漂白性,故答案为: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用四氯化碳吸收氯气,防止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故答案为:吸收氯气;
④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4)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故在E、F之间加一装置,用碘化钾淀粉试液检验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故答案为:E与F;碘化钾淀粉试液.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取原理、实验装置评价与理解、氯气的性质、氯离子检验等,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关键是清楚实验的目的与原理.注意用可溶性固体氯化物和浓硫酸代替浓盐酸,原理是利用高沸点的酸制备挥发性酸,生成的硫酸盐应为可溶性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硫酸性质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中利用物质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备SO2气体,写出用浓硫酸还可制备不同类别的气体的名称:乙烯(写一种).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以及SO2的性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①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d(填序号)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 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②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b(填序号).
a.Fe粉b.BaCl2溶液       c.CuO    d.Na2CO3溶液
③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2H2SO4+O2=2CuSO4+2H2O.
④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中盛有氯水,充分反应后,取C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Ⅲ(填“I”、“Ⅱ”或“Ⅲ”);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D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D中溶液显中性时,该溶液中c(Na+)=2 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3)利用FeCl3溶液的氧化性也可以吸收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O2+2H2O=2Fe2++SO42-+4H+;.检验FeCl3是否完全被还原的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少量硫氰化钾溶液,若不变红则氯化铁完全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隔热,减少热量散失.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其结果常常大于-57.3kJ/mol,其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难免有热量散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组气体,经充分反应后,原来的气体有剩余的是(  )
A.1molNH3和 1molHCl混合
B.1mol NO和 0.5 molO2混合
C.1molSO2和 1 molH2S混合
D.等体积的NO和NO2被足量烧碱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在常温下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c(H+)>c(CH3COO-)>c(OHˉ)
B.b点:c(H+)=c(CH3COO-)+c(OH-
C.已知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与CH3COOH混合液的pH<7,在此溶液中继续加CH3COONa至pH=7,则此时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c(CH3COOH)>c(H+)=c(OH-
D.CH3COOH溶液的pH: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和B分子中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120℃时取1L该混合气体与9LO2混合充分燃烧后得2.5LCO2.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则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分子式为(  )
A.CH4和C4H8B.CH4和C3H6C.C2H6和C3H6D.C2H6和C4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如图反应:mA(g)?nB(g),当加压后,反应速率如图所示,推断系数m和n的关系是(  )
A.m>nB.m<nC.m=n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NA,每个碳原子的质量为$\frac{12}{{N}_{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NA
B.含有NA个Na+的Na2O溶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D.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