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70%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分析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②70%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相溶,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在上层,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②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③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可用有机溶剂把它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0.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1.12L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第IA族B.第四周期第IA族C.第三周期第ⅡA族D.第四周期第Ⅱ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高聚物的单体有几种(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同分异构体
B.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可通过萃取的方法,从煤中提取苯
D.向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①合理食用加碘盐是防止缺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人体必需元素中,碘属于微量(填“常量”或“微量”)元素.人体如果缺碘可能会导致或引起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答一种即可).
②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属于糖类(填“糖类”、“蛋白质”或“油脂”).“地沟油”流入餐桌严重威胁到人的健康,综合利用“地沟油”的一种方法是使其中的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以获取高级脂肪酸钠和高级脂肪酸钠或高级脂肪酸 (填物质名称).
③新鲜水果中的VC具有还原(填“氧化”或“还原”)性质.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这两种物质
C.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D.都呈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18mol•L-1的浓H2SO4配制100mL浓度为1.8mol•L-1的H2SO4,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
a.用量筒量取10.0ml浓H2SO4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三次,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H2SO4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移入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会发生滴漏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 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填写下列的空白
(1)步骤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步骤g中空白处所用仪器名称为胶头滴管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填写)d,a,c,b,e,g,f
(4)该实验中应选择下列那种规格的容量瓶:B
A.150ml      B.100ml     C.250ml
(5)误差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大
②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后又加水:偏小
③配制前,容量瓶壁上有少量水:无影响
④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  )
A.酸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B、C、D、E、W为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可形成DA型离子化合物,B与C同周期且相邻,C与E同主族,E2-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ⅠA族.
(2)A分别与C、E形成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2O(填化学式),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3)A、C、D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灼热的碳能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 CO2↑+4NO2↑+2H2O.
(4)向盛有A2C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WEC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Fe2+=2Fe3++2H2O;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