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NaHCO3溶液(少量Na2CO3):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苯(混有Br2):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
D.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氯气

分析 A.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Na2CO3可与CO2反应生成NaHCO3
C.苯不溶于水,溴与氢氧化钠反应;
D.FeCl2可被氯气氧化生成FeCl3

解答 解:A.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A错误;
B.Na2CO3可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可用于除杂,故B正确;
C.苯不溶于水,溴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于除杂,故C正确;
D.FeCl2具有还原性,可被氯气氧化生成FeCl3,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发生的化学反应及除杂的原则,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该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
D.能与4mol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目前常用乙基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主要过程如图1,此过程的总方程式为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

(2)实验测得常温下质量分数为0.51%H2O2水溶液(密度为1g/mL)的pH为5
i.写出H2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2O2?H++HO2-HO2-?H++O22-
ii.测定H2O2水溶液pH的方法为D(填编号)
A.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B.用广泛pH试纸测定
C.用精密pH试纸测定   D.用pH计测定
(3)某实验小组拟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mL 2% H2O2溶液
10mL 5% H2O2溶液
10mL 5% H2O2 溶液0.1gMnO2粉末
10mL 5% H2O2 溶液+少量HCl溶液0.1gMnO2粉末
10mL 5%  H2O2 溶液+少量NaOH溶液0.1gMnO2粉末
i.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较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
ii.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溶液pH越大,双氧水分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双氧水的浓度,反应原理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
2MnO4-+H2O2+H+═2Mn2++H2O+O2
i.请配平以上离子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8H2O+5O2
ii.用移液管吸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17.1018.1018.00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18mol•L-1.
iii.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偏高(“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有碘元素
C.用酚酞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烧碱
D.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氯,可将其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即可
B.根据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把钢闸门与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就可以被保护
C.将乙醇与浓的氢溴酸混合加热可以制备溴乙烷
D.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内壁附着银,用稀氨水可以洗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 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
A.正极为铁,负极为铜,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反应5Cu+4H2SO4(浓)$\frac{\underline{\;\;△\;\;}}{\;}$Cu2S+3CuSO4+4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B.每有1 mol Cu参加反应时转移2 mol e-
C.氧化产物只有CuSO4
D.浓硫酸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1中X为中学化学中的一种常见的盐,H为单质,F为淡黄色固体,M为常见的金属,图中部分反应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电子式为;G的化学式为Fe(OH)3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3)若向100mL 盐X的溶液中加入9g金属单质M的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烘干得(9.32g固体C,则滤液A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4)盐酸可通过氯碱工业制取,氯碱工业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电解食盐水的探究实验,电解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二:电解不饱和食盐水及产物分析.
相同条件下,电解1mol/L 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在X处收集到V1mL气体,同时在Y处收集到V2mL
气体,停止电解.结果发现V2<V1,且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相比,Y处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明显较浅.经讨论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ⅰ.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
ii.有O2生成.
①设计实验证明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实验方案及现象为取少量石墨电极附近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②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按如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注射器缓缓地将在Y处收集到的V2mL气体全部推入装置A(盛有足量试剂)中,最终,量气管中收集到V3mL气体(设V1、V2、V3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装置A的作用是完全吸收氯气.
③实验中是否需要预先除净装置中的空气?否(填“是”或“否”).
④实验二中,在石墨电极上生成Cl2的总体积为(V1-2V3)mL(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5份浓度均为0.01mol/L的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A、浓氨水;B、纯水;C、少量浓硫酸;D、少量氢氧化钠固体;E、少量Al2(SO43固体.
(1)能使c(OH-)减小,使c(NH4+)增大的是CE.
(2)能使c(OH-)增大,使c(NH4+)减小的是D.
(3)能使c(OH-)和c(NH4+)都减小的是B.
(4)能使c(OH-)和c(NH4+)都增大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