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 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程式中涉及到的 N、O 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O.
(2)基态 S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与 Cu 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填元素符号).
(3)PO43-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 P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KSCN 溶液,生成配合物[Cu(CN)4]2-,则 1molCN-中含有的 π 键的数目为2NA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集堆积,铜的原子半径为 127.8p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9.0g/cm3
(6)如表列出了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
次氯酸磷酸硫酸高氯酸
含氧酸
非羟基氧原子数0123
酸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酸
由此可得出的判断含氧酸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磷酸 (H3PO3 ) 也是中强酸,它的结构式为.亚磷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电负性大小;
(2)根据S最外层有6个电子,写出其价电子排布式;Cu最外层有1个电子,数根据其最外层电子数判断;
(3)根据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空间构型及磷原子的杂化方式;
(4)在CN-中碳原子与氮原子是以共价三键结合的,含有1个?键,2个π键;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集堆积,据此可计算出晶胞中含有铜原子数,根据公式ρ=$\frac{m}{V}$计算得出密度;
(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非羟基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说明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据此写出它的结构式,含氧酸中羟基中的氢能被氢氧化钠中和,据此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N、O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O,
故答案为:N<O;
(2)S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Cu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
故答案为:3s23p4;K、Cr;
(3)PO43-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frac{1}{2}$(5+3-4×2)=4,所以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P原子周围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4)在CN-中碳原子与氮原子是以共价三键结合的,含有1个?键,2个π键,所以1mo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每个晶胞中含有铜的原子:8×$\frac{1}{8}$+6×$\frac{1}{2}$=4,Cu原子半径为r=127.8pm=1.278×10-8cm,设晶胞的边长为d,则有 $\sqrt{2}$d=4r,所以d=2 $\sqrt{2}$r,所以晶体铜的密度ρ=$\frac{4×64}{{N}_{A}}$÷d3=$\frac{4×64}{{N}_{A}(2\sqrt{2}×1.278×1{0}^{-8})^{3}}$g/cm3=9.0g/cm3
故答案为:9.0;
(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说明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据此可写出它的结构式为:,含氧酸中羟基中的氢能被氢氧化钠中和,所以1molH3PO3可与2molNaOH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故答案为: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3PO3+2NaOH=Na2HPO3+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负性、核外电子排布、杂化方式、分子构型及晶胞的计算等内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注意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原子数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 入0.02mol H2,0.02mol I2,H2(g)+I2(g)?2HI(g)△H<0平衡时H2浓度为0.004mol/L,则:
(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多少?
(2)该温度下若充入0.04molH2,0.04molI2,则平衡时H2浓度为多少?H2转化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按照要求,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几种物质中①Ar;②HCl;③NH4Cl;④N2;⑤Na2O2;⑥NaF;⑦H2O;⑧KOH.只存在共价键的化合物是②⑦,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⑥,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离子键的是③⑧,(填写序号)写出⑤的电子式
(2)在${\;}_{6}^{14}$C、${\;}_{7}^{14}$N、${\;}_{8}^{16}$O、${\;}_{17}^{35}$Cl、${\;}_{92}^{235}$U、${\;}_{92}^{238}$U中.
①${\;}_{6}^{14}$C和${\;}_{7}^{14}$N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②${\;}_{6}^{14}$C和${\;}_{8}^{16}$O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11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2 ⑥ ⑦
 3 ① ③ ⑤ ⑧ ⑩
 4 ② ④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填元素符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K+2H2O=2K++2OH-+H2↑.
(2)①③⑤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OH
(3)①②③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a>Mg.
(4)⑧⑨两种元素氢化物稳定性强弱的顺序是HCl>HBr,它们都是分子晶体.
(5)①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下同),⑥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防止发生爆炸.
(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原因是防止H2O2分解.
(4)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a(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醛X和醛Y,分子中相差1个碳原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相同.现将0.29gX和0.30gY 相混合,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在醛被完全氧化后,析出银4.32g,则X、Y 两醛是(  )
A.甲醛和乙二醛
B.乙醛和丙醛
C.丙醛和苯甲醛
D.只能判断其中有甲醛另一醛无法求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SO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aCl、SO3均为电解质
B.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C.用激光笔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同
D.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它的成分金属,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
(2)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然后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