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Ⅲ中发生S(g)+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蒸发皿、试管可直接加热.
解答 解:(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可选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所以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a不生成二氧化硫,bd中物质均与二氧化硫反应,只有c中饱和NaHSO3溶液适合制取二氧化硫;Ⅲ中发生S(g)+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可观察到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
故答案为: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涉及气密性检验、离子检验、对操作的分析评价等,侧重实验分析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2)为易错点,可以利用总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分子碰撞 | |
B. |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 |
C. | 化学反应一定需要活化能 | |
D. | 只要普通分子具有合适的取向就能产生有效碰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S | CS2 | CCl4 | S2Cl2 |
沸点/℃ | 445 | 47 | 77 | 137 |
熔点/℃ | 113 | 一109 | 一23 | -7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1<P2,纵坐标表示A的质量分数 | |
B. | P1<P2,纵坐标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
C. | P1<P2,纵坐标表示A的转化率 | |
D. | P1<P2,纵坐标表示C的质量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 |
B. | 用酒精萃取碘的水溶液中的碘 | |
C. |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除去自来水中的固体悬浮杂质 | |
D. |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 |
B. | 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 |
C. | 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 | |
D. | CO2中混有少量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