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a、d.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分析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Ⅲ中发生S(g)+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蒸发皿、试管可直接加热.

解答 解:(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可选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所以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a不生成二氧化硫,bd中物质均与二氧化硫反应,只有c中饱和NaHSO3溶液适合制取二氧化硫;Ⅲ中发生S(g)+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可观察到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
故答案为: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涉及气密性检验、离子检验、对操作的分析评价等,侧重实验分析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2)为易错点,可以利用总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分析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将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
(1)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KMnO4溶液为紫色,反应到达终点时紫色褪去,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不需要指示剂;
(2)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0.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分子碰撞
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C.化学反应一定需要活化能
D.只要普通分子具有合适的取向就能产生有效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S2Cl2是工业常用的硫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实验室制备S2Cl2的方法有两种:
①CS2+3Cl2 $\stackrel{95~100℃}{→}$ CCl4+S2Cl2;  ②2S+Cl2$\stackrel{50~60℃}{→}$S2Cl2
已知S2Cl2不稳定,在水中易发生歧化反应(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设计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如表:
物质SCS2CCl4  S2Cl2
沸点/℃4454777   137
熔点/℃113  一109   一23-77
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备S2Cl2(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D中冷凝管起到导气和冷凝双重作用,冷却水进水口是a(填“a”或“b”)下列均为中学教材中的实验.也可以采用类似D装置的冷凝方式的有I、Ⅱ、Ⅲ(填序号)
Ⅰ.石油分馏Ⅱ.制取溴苯Ⅲ.制取乙酸乙酯Ⅳ.制备氨气
(3)A部分仪器装配时,放好铁架台后,应先固定酒精灯(填仪器名称),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再添加试剂.实验完毕,A中不再产生氯气时,可拆除装置.拆除时,最先的操作应当是将E中长导管移开液面.
(4)实验过程中,若缺少C装置,则发现产品浑浊不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S2Cl2+2H2O=3S↓+SO2↑+4HCl↑.实验完毕,当把剩余浓盐酸倒入E烧杯中与吸收了尾气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发现有少量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ClO-+2H++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反应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蒸馏,分离产品必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填两种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取次氯酸钠溶液,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电源中,a电极名称是负极.
(2)反应时,生成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该小组同学利用制得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含氰废水,并测定含氰废水的处理百分率.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连接下图中各仪器,检查气密性,各装置都装好药品.将CN-的浓度为0.2000mol•L-1的含氰废水100mL与100mL 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1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m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装置1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
CN-+ClO-═CNO-+Cl-
2CNO-+2H++3C1O-=N2↑+2CO2↑+3C1-+H2O
可能还有的反应:Cl-+ClO-+H+=Cl2+H2O
(3)从左向右,各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d-e-b-c-g-h-f
(4)装置2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被装置3中的Ba(OH)2溶液吸收
(5)装置5的作用为除去CO2中的Cl2
(6)反应结束后,(从装置2)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生成的CO2全部被Ba(OH)2 溶液吸收
(7)若测得装置3中Ba(OH)2溶液增重0.7g,则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为0.7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纵坐标表示A的质量分数
B.P1<P2,纵坐标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P1<P2,纵坐标表示A的转化率
D.P1<P2,纵坐标表示C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物质分离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B.用酒精萃取碘的水溶液中的碘
C.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除去自来水中的固体悬浮杂质
D.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CO2中混有少量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克服传统铝热反应纸漏斗易燃烧、火星四射等缺点,将实验改成以下装置,取磁性氧化铁在如图A实验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得到“铁块”混合物.

(1)实验中可以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条引火剂,其原因是蔗糖在浓硫酸中脱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2)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Fe.
(3)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样称量,加入如图B装置,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以测量样品中残留铝的百分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气管的量具部分是一个中学实验常见量具改装而成,该仪器的名称为碱式滴定管.
②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冷却至室温和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③取1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共收集到44.8mL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则铝的百分含量为3.6%.
④装置中分液漏斗上端和烧瓶用橡胶管连通,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试管之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测量出铝的百分含量将会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