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由钠、镁、铝、锌4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48 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22.4 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NaB.MgC.AlD.Zn

分析 标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frac{22.4L}{22.4L/mol}$=1mol,故48g金属提供的电子为:1×2=2mol,则提供1mol电子需要金属的质量为48g×$\frac{1mol}{2mol}$=24g,再结合化合价计算提供1mol电子需要各金属的质量,据此判断.

解答 解:标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frac{22.4L}{22.4L/mol}$=1mol,故48g金属提供的电子为:1×2=2mol,则提供1mol电子需要金属的质量为48g×$\frac{1mol}{2mol}$=24g,
A.Na在反应中表现+1价,提供1mol电子需要Na的质量为23g/mol×$\frac{1mol}{1}$=23g,
B.Mg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1mol电子需要Mg的质量为24g/mol×$\frac{1mol}{2}$=12g,
C.Al在反应中表现+3价,提供1mol电子需要Al的质量为27g/mol×$\frac{1mol}{3}$=9g,
D.Zn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1mol电子需要Zn的质量为65g/mol×$\frac{1mol}{2}$=32.5g,
提供1mol电子,只有Zn的质量大于24g,其它金属的质量都小于24g,故金属混合物中一定有Zn,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平均值法解答,若有不反应的金属应视作需金属质量无穷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校课外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而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右图(加热装置和

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D是尾气处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关闭K,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下端中形成一段液柱,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2)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CO2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除尽;为达此目的,应如何操作打开K,将CO2气体通入至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3)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蓝;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
(4)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无色气体为NO;为验证实验此作用,其操作方法和现象是推动注射器,将F中空气通入E中,无色气体变红.
(5)D部分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1)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①按上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5.0 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省略);
③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装置C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B中,影响测定结果.
(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 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24%.
Ⅱ.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1)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赶走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
(2)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df.
a.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b.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d.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e.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f.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5000mol?L-1KI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70%.
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5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B.海水中的无机盐主要以Na+、Mg2+、K+、Ca2+、SO42-、Cl-、Br-等形式存在
C.海生植物如海带中存在较高浓度的I2,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D.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核反应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①平衡移动过程 ②中和滴定过程 ③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过程 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下列曲线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上述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②①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2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可能的数据是(  )
A.c(SO3)=0.4 mol/LB.c(SO2)=c(SO3)=0.15 mol/L
C.c(O2)=0.35 mol/LD.c(SO2)+c(SO3)=0.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兔耳草醛H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主要用于食品、化妆品等工业中.用有机物A为原料可以合成兔耳草醛H,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A$→_{AlCl_{3}}^{CH_{3}CH═CH_{2}}$B$→_{ZnCl_{2}}^{HCHO•HCl}$C$\stackrel{K_{2}Cr_{2}O_{7}-KOH溶液}{→}$D(枯茗醛)$→_{KOH}^{CH_{3}CH_{2}CHO}$E$→_{-H_{2}O}^{△}$F$\stackrel{①}{→}$G$\stackrel{②}{→}$H(兔耳草醛,相对分子质量190)
中间产物D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可用作香料,能发生如下反应:
D+  $\stackrel{H+}{→}$
已知:
Ⅰ.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
$\stackrel{H+}{→}$+H2O
Ⅱ.2RCH2CHO$\stackrel{KOH}{→}$$→_{-H_{2}O}^{△}$
Ⅲ. $\stackrel{K_{2}Cr_{2}O_{7}-KOH}{→}$
(1)D的结构简式为,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醛基.
(2)A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为12:1,A的分子式为C6H6,B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兔耳草醛H中的含氧官能团易被氧化,生成化合物W,G与W可发生酯化反应,写出G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W与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否(填“是”或“否”),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五个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18mol•L-1 浓硫酸配制100mL 2.8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稀释④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15.6m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该实验用到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需的定量仪器有100mL容量瓶
(3)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高”“偏低”“无影响”填写)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偏低.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绿色颗粒状沉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假设:
(1)假设一:沉淀是CuCO3,理由:Na2CO3 +CuSO4═Na2SO4+CuCO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假设二:沉淀是Cu(OH)2
假设三:沉淀是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2)为了进一步探究沉淀的成分,进而确定何种假设成立,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图如图2:

①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②E中药品的名称是碱石灰;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b.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c.再通入过量空气时,活塞处于打开的为K1、K4,关闭的为K2、K3
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假设三成立,则Cu(OH)2的质量分数为$\frac{m-\frac{31}{11}n}{m}$×100%(用含m、n代数式表示);若不进行步骤c,则会使Cu(OH)2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低(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