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的命名为:3-甲基-2-丁醇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羟基的电子式是 
D.软脂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分析 A.羟基在2号C,编号从右边开始,甲基在3号C,据此书写其名称;
B.苯是平面型结构,连接苯环的C与苯环共平面,结合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分析;
C.羟基为中性原子团,O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
D.软脂酸为饱和一元酸,油酸为不饱和一元酸.

解答 解:A.中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醇,编号从右边开始,甲基在3号C、羟基在2号C,其名称为:3-甲基-2-丁醇,故A正确;
B.甲基与苯环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甲基的C原子处于苯的H原子位置,所以处于苯环这个平面,两个苯环相连,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处于另一个苯的H原子位置,也处于另一个苯环这个平面.如图所示(已编号)的甲基碳原子、甲基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苯环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处于一条直线,共有6个原子共线,所以至少有11个碳原子共面,故B正确;
C.羟基中含有1个O-H键,为中性原子团,其电子式是 ,故C正确;
D.软脂酸为饱和一元酸,油酸为不饱和一元酸,含有碳碳双键,故两者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物命名及同系物概念,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温度时下列气体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共7L,充分燃烧后通过浓硫酸恢复原条件,气体体积变为4L,则原气体不可能为(  )
A.C4H6B.C3H8C.C2H4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氯化铝溶液蒸干后灼烧得不到无水氯化铝
B.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制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
C.常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
D.长期施用硫酸铵易使土壤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利用钛矿的酸性废液(含TiO2+、Fe2+、Fe3+、SO42-等),可回收获得FeS2纳米材料、Fe2O3和TiO2•nH2O等产品,流程如图:

(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TiO2+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因为TiO2+易水解生成TiO2•nH2O,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TiO2++(n+1)H2O?TiO2•nH2O+2H+
(2)向富含TiO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能得到固体TiO2•nH2O.请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Na2CO3消耗H+,c(H+)减少,使TiO2+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H2O方向移动 .
(3)NH4HCO3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 ,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308K以下,其目的是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和减少Fe2+的水解.
(4)已知298K时,Ksp[Fe(OH)2]=8.0×10-16,若在生成的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0×10-5mol•L-1,则所得的FeCO3中没有Fe(OH)2(填“有”或“没有”).
(5)FeS2纳米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FeS2+4e-=Fe+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ClO4>H2SO4
B.Na、Mg与水反应,Na更剧烈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D.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用铂丝蘸取溶液X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X一定是钠盐溶液
B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AlO2-与HCO3-发生了双水解反应
D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 CCl4振荡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于Br-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草木灰主要含有K2CO3,还含有K2SO4和KCl.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从草木灰中提取出钾盐晶体,并测定K2CO3的含量.
(1)提取钾盐晶体的主要步骤顺序为(填字母序号):称量→A→D→C→B→冷却.
A.溶解  B.蒸发结晶    C.洗涤  D.过滤
实验A、B、C、D四步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溅,操作B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操作C的目的是将不溶固体表面吸附的钾盐全部转入滤液中,减小误差.
(2)为测定所得晶体中所含K2C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拟采用图(Ⅰ)所示装置来测定,乙同学拟采用图(Ⅱ)所示装置来测定.试回答:
①用图(Ⅰ)装置来测定: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乙同学观察了甲同学的实验后,很受启发,并发现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会造成误差,其原因可能是CO2溶于水引起测量气体体积减小.
③丙同学经思考后,建议乙同学将图(Ⅰ)装置稍作改进,就可避免误差,请你在图(Ⅱ)上修改,画出更合理的实验装置图.
④丁同学提出将图(Ⅱ)装置中量气装置去掉,再把烧瓶换成试管,反应后也能较准确地测出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此方案中,除称得样品的质量为m g,还需测定的两种数据是反应前装有药品的整个装置的质量、反应后整个装置的质量.烧瓶换成大试管结果更准确,原因是反应后残留的CO2替换了原有的空气,引起少许误差,试管体积小,误差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F、G(填写序号).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将0.2mol•L-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无影响.
F、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时,首先应检验是否漏水.
G、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有关填空:
(1)A、B两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C9H11NO2
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是
化合物B是某种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的一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苯环上).则B的结构简式是
(2)烷基取代苯(C6H5-R)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成(C6H5-COOH).但若烷基R 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H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羧酸.现有分子式是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为苯甲酸的异构体有7种,其中的3种是:
请写出其它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