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A的单质不能把金属元素B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定可以说明金属性:A<B
B.根据反应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可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
C.周期表中第n周期第n主族的元素均为金属
D.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为23种

分析 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但金属钠比铜活泼;
B、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当元素得电子的时候相当于化合价降级(例如由正1价到0),也就是被还原;
C、氢是第一周期第ⅠA元素;
D、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数目以此为2、6、5、4、3、2、1.

解答 解: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但金属钠比铜活泼,所以不可以说明A的金属性一定小于B,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当元素得电子的时候相当于化合价降级(例如由正1价到0),也就是被还原,碳是失电子而硅得电子,所以不能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故B错误;
C、氢是第一周期第ⅠA元素,但是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数目以此为2、6、5、4、3、2、1,共23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0.1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B.溶液pH减小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c(H+)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硫酸25mL,先加入25mL5mol/LBaCl2溶液后,改加NaOH溶液,结果用去1.0mol/LNaOH溶液25mL恰好完全中和.则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mol/LB.1.0mol/LC.1.5mol/LD.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在制皂、纺织、玻璃等许多行业有重要用途.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2)实验室中NaHCO3煅烧沉淀需选用铁质(填“陶瓷”或“铁质”)坩埚;该法需要进行多次过滤操作,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3)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NH3(填“CO2”或“NH3”).
(4)根据最后分离出的流程,判断低温时溶解度:NH4Cl<NaC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A、B、C、D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 同周期,A、D同主族,E与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弱的是D(选填A或D);A和B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Na+(填离子符号 ).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ⅡA族.
(3)E元素的名称是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可用作杀虫剂、印染助剂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如下实验制备了该晶体并测定了晶体中铜的质量分数.
(1)步骤1: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滴加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深蓝色.
(2)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乙醇至大量晶体析出.加入乙醇能析出晶体的原因是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三步实验操作的顺序是BAC(填字母编号).
A.洗涤      B.过滤      C.干燥
(3)步骤3:配制溶液.准确称取步骤2所得晶体2.0g溶于适量稀硫酸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除100mL容量瓶、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4)步骤4:用碘量法测定晶体中Cu的含量.反应原理如下:
2Cu2++4I-=2CuI↓+I2        I2+2S2O32-=2I-+S4O62-
取步骤3配制的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稀释,再加入过量KI溶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a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bmLNa2S2O3标准溶液.测得晶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2.8ab%或0.128ab.
(5)查阅资料得知:CuI对I2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滴定时被吸附的I2不能完全释放出来与Na2S2O3反应,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下列情况中还能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C.
A.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无气泡,达到终点时有气泡
B.配制溶液时,加入的稀硫酸过量,使少量I-被O2氧化成I2
C.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滴定管水洗后直接加入Na2S2O3标准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探讨苯和液溴反应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并塞好石棉绒,实验时先加少量铁粉于石棉绒上,填写下列空白:
(1)盛放液溴和苯混合液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液溴和苯的混合液,很快发生反应,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试管中出现白雾,氢氧化钠溶液底部有褐色油状物生成,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 $\stackrel{FeBr_{3}}{→}$C6H5Br+HBr.
(2)将溴水和苯充分混合后的现象为液体分层发生萃取褪色,上层颜色加深;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证据是反应开始后D中可看到的现象为D试管中显红色,E中可看到的现象为试管中有浅黄色的沉淀.
(3)B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OH-+Br2=Br-+BrO-+H2O;A中铁粉的作用是催化剂,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溴蒸气.
(4)F中用倒扣漏斗的目的是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装置和方法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B.用图2装置和方法进行C02喷泉实验
C.用图3装装置和方法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用图4装置和方法比较Na2C03与NaHC03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电解CuCl2溶液时,如果阴极上有1.6g铜析出,则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  )
A.0.28 LB.0.56 LC.0.14 LD.11.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