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min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
(2)装置Ⅰ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
(3)烧瓶中褐色油状液滴中有机物的成分是与Br2,要想得到纯净的该产物,可用NaOH溶液(或水)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4)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中的试剂是CCl4或苯.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写4点)防止倒吸、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 (1)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2Fe+3Br2═2FeBr3,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2)长导管可导气,且能冷凝回流液体;
(3)反应生成的溴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
(4)由图可知,支管是短进短出,b中试剂要除去Br2;装置Ⅱ中a可防止倒吸,铁丝移动可控制反应,且有尾气处理.

解答 解:(1)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2Fe+3Br2═2FeBr3,①中的有机反应方程式为,观察到剧烈反应,烧瓶内壁充满红棕色气体,
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故答案为:导气兼冷凝回流;
(3)反应生成的溴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
故答案为:与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
(4)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中要除去Br2,试剂为苯或四氯化碳,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防止倒吸、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倒吸;CCl4或苯;防止倒吸、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溴苯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B.氯化铵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H4++OH-?NH3↑+H2O
C.碘化亚铁与足量溴水反应:2I-+Br2═I2+2Br-
D.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2H++Cl-+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
B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l-
C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K+
D滴加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原溶液中有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NH3与金属氧化物MxOy反应生成M、N2、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a中试剂是浓氨水.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装入的试剂可以是NaOH或生石灰或碱石灰.
(2)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BDADC.
(3)装置C的作用:尾气处理,吸收未反应的NH3;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4)实验结束时,应首先Ⅰ(填序号); 这样做的原因是使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Ⅰ.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Ⅱ.停止从a中滴加液体
(5)若金属氧化物为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6)若实验中准确称取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m g,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水的质量为n 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8m-16n)y}{nx}$(用含x、y、m、n的式子表示).
(7)某同学仔细分析上述装置后认为仍存在缺陷,你认为该如何改进?在尾气吸收的浓硫酸前加安全瓶防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NO32、Na2CO3,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写化学式)
(2)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写出对应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②BaCO3+2H+=Ba2++CO2↑+H2O  ③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下列三个化学反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②4AgNO3$\frac{\underline{\;\;△\;\;}}{\;}$2Ag2O+4NO2↑+O2
③2NH4Cl+Ba(OH)2$\frac{\underline{\;\;△\;\;}}{\;}$BaCl2+2NH3↑+2H2O.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
A.二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浙江省在原先推行乙醇汽油的基础上,开始试点甲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甲醇),根据检测的数据分析认为,若宁波全市的140余万辆机动车全部使用甲醇汽油,一年内能减少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排放将近100万吨.甲醇常利用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来制备:CO+2H2?CH3OH.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字母):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净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75mol/(L.min),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3}$.
(3)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H}_{3}OH)}{n(CO)}$增大的有C.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冲入1molCO和3molH2  D.使用催化剂
(4)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H2和1molCH3OH,达到平衡时测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5.6g/mol.
(5)工业上用水煤气来合成有机燃料,例如:CO(g)+2H2(g)$\stackrel{一定条件}{?}$CH3OH(g)△H=-91kJ/mol某同学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模拟化工生产进行实验,H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
①实验I比实验II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长.(填“长”“短”或“相等”)
②实验III比实验I的温度要高,其它条件相同,请在图2中画出实验I和实验III中H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