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浓硝酸大于稀硝酸
B.与相同质量的铜(反应完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同
C.与锌反应:前者生成NO2,后者生成H2
D.与铜反应:前者生成气体颜色深,后者生成气体颜色浅

分析 A.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B.铜的物质的量相同,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都生成硝酸铜,铜的化合价都是由0价升高到+2价,铜失去电子数相同;
C.硝酸为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D.依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解答.

解答 解:A.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浓硝酸大于稀硝酸,故A正确;
B.铜的物质的量相同,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都生成硝酸铜,铜的化合价都是由0价升高到+2价,铜失去电子数相同,故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故B正确;
C.锌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不会生成氢气,前者生成二氧化氮,后者生成一氧化氮,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比较,熟悉硝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_{充电}^{放电}$Fe(OH)2+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电池的各种推断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
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结构与P4相同
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反应2A(g)+B(g)?3C(g)△H>0,若温度降低,逆反应速率减小
B.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若往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4 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容器中加入一些水或硝酸钠溶液
D.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苹果酸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40,且C、H质量分数依次为35.82%和4.47%.已知0.1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反应放出4.48LCO2,与足量Na反应放出3.36L 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又知苹果酸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的支链.通过计算确定苹果酸:
(1)分子式;C4H6O5
(2)结构简式.HOOCCH2CH(OH)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态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H中氢负离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NaH+H2O=NaOH+H2↑中,每生成22.4L氢气,有1mol电子转移
C.NaH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溶液中的H+移向Fe电极
C.该装置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从铁棒经导线流入石墨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 (g)△H<0.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右图,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3mol•L-1•min-1.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增大,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温度高于850℃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
时间(min)COH2OCO2H2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1数值大于0.08mol•L-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d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3)在相同温度下(850℃),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否(填“是”与“否”),此时v(正)大于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浓度商Qc=$\frac{c(C{O}_{2})c({H}_{2})}{c(CO)c({H}_{2}O)}$=$\frac{0.5×0.5}{0.5×1.5}$=$\frac{1}{3}$<1,故平衡向正反应进行,此时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稀硫酸可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B.使用焰色反应可检验氯化钠中的钠离子
C.通过丁达尔效应可区分NaCl溶液和Al(OH)3胶体
D.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