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已知丁基有4种结构,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有(  )
A.2B.3C.4D.5

分析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为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OOH夺取,即由丁基与-COOH构成,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与丁基异构数目相等.

解答 解: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为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OOH夺取,即由丁基与-COOH构成,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与丁基异构数目相等,已知丁基共有4种,可推断分子式为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也有4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结构利用换元法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判断含氧酸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含氧酸次氯酸磷酸硫酸高氯酸
结构式Cl-OH
非羟基氧原子数0123
酸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酸
已知:亚磷酸(H3PO3)和亚砷酸(H3AsO3)分子式相似,但它们的酸性差别很大,H3PO3是中强酸,H3AsO3既有弱酸性又有弱碱性.由此可推出:
①H3PO3的结构式为,H3PO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②H3AsO3的结构式为,在H3AsO3中加入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OH)3+3HCl=AsCl3+3H3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dceaf.
(2)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某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2020.22
第二次25.000.5624.54
第三次25.000.4220.40
依据上表数据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00mol/L(保留4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Ksp(20度)  AgCl:1.8×10-10   Ag2SO4:1.4×10-5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将2mL1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
1mL1mol/L 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Ag2SO4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3+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负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Ⅲ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将2mL2mol/L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V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且 AgCl比Ag2SO4 Ksp(或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AgCl比Ag2SO4 Ksp(或溶解度)更小,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下有关SO2性质的探究活动.
(1)写出利用如图1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证明+4价的硫元素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方案:将纯净的SO2通入氢硫酸溶液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证明+4价硫具有氧化性.
(2)选用以上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①甲同学认为按照A→C→F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
②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A→C→B→E→D→F→尾气处理(填字母).其中装置C的作用昌除去HCl气体以免影响后面的实验测得.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
(3)利用如图2的装置可测定装置A残液中SO2的含量.量取1.00mL残液于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锥形瓶中的H2O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然后用浓度为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该装置中球形装冷凝管的冷凝水进口为b(填“a”或“b”).
②残液中SO2的含量为64.00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Na,BAl,CSi,DP,ECl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H3PO4>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机物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甲$\underset{\stackrel{浓{H}_{2}S{O}_{4}}{←}}{△}$A(C4H8O3)$→_{△}^{浓H_{2}SO_{4}}$乙
甲、乙分子式均为C4H6O2且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甲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A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c.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水解反应
(2)B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A.B与浓硫酸作用得到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该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的同类同分异构体D(结构中无甲基)是化学法生产氨酪酸的原料.氨酪酸属于氨基酸,有降低人体血氨和促进脑代谢的作用.D、E及氨酪酸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提示:ROH$→_{△}^{HCl}$RCl)
D$\stackrel{HCl}{→}$E$\stackrel{NH_{3}}{→}$氨酪酸(C4H9NO2
氨酪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H2-CH2-COOH.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简称EMC,用于制造可充电电池.EM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可得到三种含碳化合物.EMC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B.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C.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D.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在化合物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D.液态HCl不能导电,属于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