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短周期元素A、B、C、D中,0.5 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 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 mL 0.2 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请填写下列空格:

(1)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D两元素组成的物质,分子内含有__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Mg Al Cl C   (2)极性 

(3)Cl>Mg2>Al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A.自来水                        B.0.5 mol/L盐酸  

C.0.5 mol/L醋酸                D.0.5 mol/L mol·Lˉ1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两个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第一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1)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672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5)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第二组: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6)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用是                          

(7)该实验中已经知道的数据有气体流速a L/min、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b L,其浓度为c mol/L。若从气体通入到紫色恰好褪去,用时5分钟。则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                      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氧化物中,至少有三种是碱性氧化物

B.将固体X加入氢氟酸中,X会溶解

C.滤液Y中的阳离子只有Mg2、Al3、Fe3三种

D.滤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和氮的许多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

①2NH3(g)+CO2(g) === NH2CO2NH4(s)       ∆H=-159.5 kJ·mol1

②NH2CO2NH4(s) === CO(NH2)2(s)+H2O(g)   ∆H=+116.5 kJ·mol1

③H2O(l) === H2O(g)                      ∆H=+44.0 kJ·mol1

则反应2NH3(g)+CO2(g) === CO(NH2)2(s)+H2O(l)的∆H=           kJ·mol1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 (g)    ∆H=Q kJ·mol1

在T1℃时,反应进行到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如图所。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如图所示。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e.升高温度

③30min后,如果将温度升高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 Q         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化合物X,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省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W、K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W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

(1)X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和水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转化为G的反应中,当有2 mol G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发H和W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E为红棕色固体,K为浅绿色溶液;反应①、②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B、C、D、H是单质;B、C、D、F、G、H常温下是气态; F、P 和H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作用,且F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N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化合物G为四原子10电子分子,化合物M由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内共有58个电子。

(1)写出F的化学式     、P的电子式    

(2)在G的水溶液中,阳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写出K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室中,向饱和H水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制得浓度较大的P的水溶液。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