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Cr2O3样品中含有少量Al2O3、MgO等杂质.实验室以此样品为主要原料制取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如下: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1)上述氧化过程中,若将1mol Cr2O3转化成Na2CrO4,消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33.6L.
(2)酸化1中为确保溶液中Al3+、AlO2-浓度均不超过10-6 mol•L-1,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5~8.
已知:Al(OH)3(s)?H++AlO2-+H2O的K=1×10-14;Ksp[Al(OH)3]=1×10-33
(3)酸化2后所得溶液加入K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K2Cr2O7 溶解度小于Na2Cr2O7
(4)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40g 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铬被还原为Cr3+)并放于暗处6min左右,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指示剂,用0.24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与反应),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求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流程分析可知,某Cr2O3样品中含有少量Al2O3、MgO等杂质,反应器中加入纯碱和氧气,将 Cr2O3转化成Na2CrO4,浸取过滤得到滤液调节溶液PH除去铝和镁离子,过滤得到Na2CrO4溶液,酸化后加入氯化钾浓缩过滤干燥得到重铬酸钾.
(1)若将1mol Cr2O3转化成Na2CrO4,消耗氧气的体积依据电子守恒计算;
(2)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计算所需溶液的PH范围;
(3)操作中加入KCl的原因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4)依据反应过程得到反应的关系式K2Cr2O7~3I2~6Na2S2O3计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流程分析可知,某Cr2O3样品中含有少量Al2O3、MgO等杂质,反应器中加入纯碱和氧气,将 Cr2O3转化成Na2CrO4,浸取过滤得到滤液调节溶液PH除去铝和镁离子,过滤得到Na2CrO4溶液,酸化后加入氯化钾浓缩过滤干燥得到重铬酸钾,
(1)若将1mol Cr2O3转化成Na2CrO4,Cr2O3~2Na2CrO4~6e-,O2~4e-
得到2Cr2O3~3O2~12e-
        2           3
       1mol    1.5mol
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1.5mol×22.4L/mol=33.6L,
故答案为:33.6;
(2)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计算所需溶液的PH范围,
Al(OH)3(s)?H++AlO2-+H2O的K=c(AlO2-)×c(H+)=1×10-14,c(H+)=10-8mol/L,溶液PH=8,
Kap[Al(OH)3]=c(Al3+)×c3(OH-)=1×10-33 ,c(OH-)=10-9mol/L,c(H+)=10-5mol/L,溶液PH=5,
酸化1中为确保溶液中Al3+、AlO2-浓度均不超过10-6 mol•L-1,需调节溶液pH值的范围是5~8,
故答案为:5~8;
(3)操作中加入KCl的原因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K2Cr2O7 溶解度小于Na2Cr2O,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得到重铬酸钾;
故答案为:K2Cr2O7 溶解度小于Na2Cr2O7
(4)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4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铬被还原为Cr3+)并放于暗处6min左右,反应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指示剂,用0.24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与反应),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为:
        K2Cr2O7~3I2~6Na2S2O3
         1                          6
0.24mol•L-1 ×0.020L        n
n=0.0008mol,
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40g配成250mL溶液中重铬酸钾质量,
m(K2Cr2O7)=0.0008mol×294g/mol×$\frac{250}{25}$2.352g,
产品中重铬酸钾的质量分数=$\frac{2.352g}{2.40g}$×100%=98.0%,
答:产品中重铬酸钾的质量分数=$\frac{2.352g}{2.40g}$×100%=98.0%.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平衡以及滴定操作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利用关系式法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温度下,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1.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及5min时的浓度如表所示.
起始浓度5min时浓度起始浓度5min时浓度
c(CO)/mol/L0.10.080.2x
c(H2O)/mol/L0.10.080.2y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y=0.16
B.反应开始时,乙中反应速率比甲快
C.甲中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4 mol/(L•min)
D.平衡时,乙中H2O的转化率是50%,c(CO)是甲中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葡萄可用于酿酒.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砖红色沉淀.
(2)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O2+2C2H5OH
(3)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酯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③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④若分离出试管b中生成的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b(填序号).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长颈漏斗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入NaHCO3,产生的现象为放出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常温下较为稳定,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已知: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1)“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沉淀”时需控制反应温度在0℃左右,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反应容器浸入冰水中;为检验“水洗”是否合格,可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再滴加AgNO3溶液(填试剂),无明显现象说明“水洗”合格.
(2)“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该制法的副产品为NH4Cl(填化学式);若称取11.1g无水CaCl2,理论上应该量取质量分数30%、密度1.1g/cm3的H2O2溶液10.3mL.
(3)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无色)】
①第三步中说明反应恰好完全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frac{36cV×10{\;}^{-3}}{a}$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所需氮气来自空气,常用物理方法获;该方法是蒸馏液态空气或者液化;
(2)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3)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主要方程式是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4)上述生产流程中,有关NH3的作用及说明正确的是AB
A.提供制各产品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CO32-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
(5)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CO2.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生成的CO2可循环使用,CaO可制备硫酸钙,没有废物生成.
(6)写出硫酸钙的其它一种用途生产水泥或石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过量的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frac{\underline{\;250-300℃\;}}{铜粉}$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的H2在1 100~1 200℃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
(1)第一步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蒸馏(或分馏).
(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C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使SiHCl3气化,与氢气反应.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物质生成,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温度太高,普通玻璃管易熔化,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HCl3+H2=Si+3HCl.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NH3(g)═N2(g)+3H2(g)是熵增的反应
B.△H、△S分别取“负”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在醋酸溶液中存在两种分子
D.相同温度下,pH值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其浓度是醋酸大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食盐与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一)鉴别NaCl和NaNO2
甲同学用沉淀分析法
经查:常温下Ksp(AgNO2)=2×10-8,Ksp(AgCl)=1.8×10-10.分别向盛有5mL 0.0001mol/L两种盐溶液的试管中同时逐滴滴加0.0001mol/L硝酸银溶液,先生成沉淀的是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
乙同学测定溶液pH
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mol/L两种盐溶液的pH,测得NaNO2溶液呈碱性.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NO2-+H2O?HNO2+OH-(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二)该小组用如下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备亚硝酸钠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 反应生成NO3-和Mn2+
(1)使用铜丝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装置C 中盛放的药品是C;(填字母代号)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水         D.四氯化碳
仪器F的作用防止水蒸气进入.
(3)该小组称取5.000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1234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0.7020.1220.0019.88
①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bc(填字母代号).
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6H++2MnO4-+5NO2-=2Mn2++5NO3-+3H2O.
③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减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⑥通入CO.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